揭秘-泥塑佛像全过程Clay Statue

标签:
西藏寺院文化藏传佛教泥塑佛像旅行狗小u文化 |
分类: 伏藏-西藏秘密寺院 |
佛像通常有泥塑、铜塑以及木雕三种形式。我曾在拉萨专门观摩过铜塑佛像的工序,在甘南欣赏到一位僧人精湛的木雕手艺,但总觉得在西藏用泥塑佛像是最难的工艺,这里气候太干燥,塑像极容易开裂。
2004年的冬天,我们有幸在德钦琼果林看到了佛像雕塑的全过程。

塑佛像的僧人来自青海玉树,名叫丹增·将参。我相信他不仅仅是一个拥有“格隆”学位的老师,更是一位雕塑大师。丹增老师说,他以前从没有学习过雕塑,直到一位活佛(他的上师)在圆寂前握过他的手。上师圆寂后,他便无师自通般的会用泥土塑佛像,还画得一手好唐卡。在藏传佛教里,有一个词叫“传承”。或许是那位圆寂的活佛把自己的雕塑手艺传承给了丹增老师。事实即在眼前,由不得我不相信,试想一个雕塑系的学生,尚且需要学习很长时间,才有可能达到如此精湛的技艺啊!
丹增老师,我很想念您!
丹增老师一共要塑五尊佛像,分别是护法神玛哈嘎啦和班达拉姆、象鼻财神、竹巴噶举的两位活佛永真仁波切和德钦琼果仁波切。塑佛像之前,先要选择一种专用的有黏性的泥土,最初是块状,要先把土块砸碎磨成粉才能使用。和泥所用的水是藏红花(一种药材)泡的药水,泥中要添加各种药材、宝石粉、各种捣碎的经文和棉花等。丹增老师说,这样塑出来的佛像就不会开裂,不会被虫蛀,当然佛像也会更具灵气。泥和好了后要经过摔打,直至表面光滑圆润。
这种专门的土就是泥塑佛像的原料
泥里加入了很多宝贝后就要这样摔打
整个塑像过程十分繁复,先把泥捏成大致的形状,再用大小不等的金属刀具抠出细节,表面用木片抛光,佛像上的各种装饰还要单独做好再装上去。
佛像形体基本塑好之后,将会举行一个很重要的仪式。老师先念诵经文,接着在自己的胸口放一根五彩丝线,线的另一端绕过几种法器,搭在佛像上。然后老师继续念诵经文。通过这样的仪式,据说佛像能自动调整比例,从而更加完美。
之后,尤为关键的一步就是给佛像“装藏”。所谓装藏,是在中空的佛像内放入各种宝贝,使其拥有“五脏六腑”。装藏后,佛像就有了“灵魂”。那天我心血来潮跟老师说,希望老师给班达拉姆佛像装藏的时候,将我戴了十年的玉手镯也一起装进去(班达拉姆是女性护法神)。老师没有立即回答,我以为这将不被允许。后来,老师告诉我,如果是我心爱的东西,他可以将手镯戴在佛像的手腕上,那样我就随时可以看到了。这几句话听在耳里,感动在心,回到拉萨家,我开始欢天喜地的摘手镯,用各类洗发水、洗洁精作润滑剂,试了很多次都摘不下来,一到大拇指关节处就卡住了,每次都疼得要死。
一天,寺院来电话,说明天就要完成手臂部分的塑造,问我是否可以去,如果手臂塑好了,就再没办法把手镯戴上去。我倍感绝望,心想今天如果还摘不下来,就再没有机会了。晚上临睡觉前,我想再试最后一次,如果还不行,便真是没有这个缘分了吧。我用肥皂搓了搓手,稍一用力,手镯就掉在了盆里,我的天,原来这么容易拿下来吗?
我的手镯就戴在班达拉姆女神的手臂上啦
“装藏”终于开始了,这项工作十分烦琐,要放入各种绿松石、珊瑚、珍珠等,各种不同的经文(每种不同的经文要放在佛像不同的位置),各种香料、药材、舍利子、衣物、菩提树叶等。其中有一根红色的柱子,尤为特别,它类似于人的脊柱,柱子上用金粉事先写好经文,并用各种颜色的线把各大宗师的舍利子缠在柱子上,上下的顺序不能颠倒,用线的顺序也不能错。老师做得一丝不苟,还不厌其烦的给我们作讲解。
这些经文要装进佛像里
装藏前要在佛像内部抹上藏药制成的“药膏”
这些宝贝都要装进去的
装藏之后就要给佛像上色了,所用的颜料全是矿物颜料。老师说,这些矿物颜料比金子还要贵重,但它们色泽更加鲜亮纯净,还不会褪色。
等到五尊佛像完工,已是三个月之后了。最后一个仪式是开光,丹增老师、寺院主任、堪布,还有另外一个寺院的活佛共同主持了开光仪式。那栩栩如生的五尊佛像一字排开,酥油灯被燃亮,法号响起,诵经声绵绵不绝。
佛像塑完后,丹增老师也要回囊谦了。一天,老师说这次修佛像,我们的帮助很大(其实我们只是帮他们在大昭寺争取了一些用在释迦牟尼身上的金粉,给他们送过一些粮食、蔬菜和药品),他问我们喜欢寺院的什么东西,可以挑一件带走!那一刻,我感觉到自己的心脏猛烈撞击着胸腔——天哪,毋庸质疑的是:我要发财了!这段时间,在寺院看到的宝贝如放幻灯一般在我的脑子以最快的速度闪现着,我想要……最后的那一句话出口的时候,竟然是“我什么都不想要”,所有的欲望嘎然而止……我怀疑那个说“不想要”的人到底是不是真实的自己,但最后的心境甚是坦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