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秘的苯教寺院及难得一见的苯教法舞

标签:
西藏苯教苯教法舞羌姆旅行狗小u文化 |
分类: 伏藏-西藏秘密寺院 |
苯教相信万物有灵,而且有一个复杂的神灵系统。
攻略:
该寺位于日喀则地区南木林县奴玛乡热拉村的维拉尔杰桑山麓。从拉萨出发行驶174公里到
大竹卡桥,路边可以看见寺院。过桥后越野车可直接穿过邬郁玛曲,3公里就能到达寺院,
如果夏季水大就需绕路,当地村民告诉我们约需行驶18公里(土路)。
苯教,仅仅这两个字,就足以让人充满了无限的好奇和无穷的想象。这一原始而古老的宗教,在雪域高原上存在了三千多年,与佛教斗智斗勇,一波三折,最终还是静默下来。如今,现存的苯教寺院也不多了。
在大竹卡桥上看对岸寺院的金顶红墙,在苍茫大山怀抱里,沉稳傲然。车穿过邬郁玛曲,水并不深,河边有少许结冰,马儿在灌木丛里悠然自得。热拉村在阳光里沉静安详,民居外墙房顶不是被染成红色而是黑色。
雍仲林,亦称“热拉雍仲林”,由苯教大师江衮·达哇坚赞创建于1834年(清道光14年)。有关雍仲林的形成,传说众多。很久以前,臣巴朗卡(苯教中称他是莲花生的父亲)曾预言说:在藏区邬郁下端将有苯波大寺院诞生,来自朗瓦(四川阿坝一带)征服者陀美(即后来的江衮·达哇坚赞)将在此地建寺。莲花生大师来藏传教时,一直与苯教斗争,虽然莲花生大师取得决定性的胜利,但他也曾预言:非“热拉”(雍仲林寺所在地名)是“热朗”(复活之意),苯教将由此地死灰复燃。在距雍仲林寺修建四百多年前,曼日寺创建人念美·西饶坚赞也曾预言:将来在“热拉”地方会出现一座苯教大寺院。不知道是不是遵循了前人的这些预言,达哇坚赞果真在南木林县热拉村沃拉杰桑山麓,主持修建了这座苯教规模最大的寺院。

转了一圈,好几个大殿都关着门,只看见一个院子里有人,几个僧人坐在殿外晒着太阳读着经文,喜鹊在屋顶遥望着远方……使人感觉进入童话世界般,似乎生命的经轮凝固在那一刻的安静祥和里。这时,一个僧人走过来请我们进去参观,他是寺院的副主任,叫格桑,汉语很好,有点带四川口音。他的确来自康区,到寺院快十年了,现在不仅是寺院的副主任还是学院的老师。他告诉我们该寺的学院有从启蒙教育到取得最高学位的完整的苯教寺院教育体系,很多其他寺院的僧人都要到这里来学习。该寺没有活佛转世系统,但寺内也有活佛,活佛由考取“仲让巴”学位的最有学问的人担任。格桑告诉我们,这院子里的建筑为拉让(活佛宫室),还带我们去参观了二楼的大殿、一楼的藏经室和护法神殿,当然护法神殿我又没能进去(女人不能进)。
告别了格桑主任,我们去杜康大殿,时间较晚,寺院也没有电,但大殿后侧回廊里供奉的那些千奇百样的护法神真是让人大开眼界。苯教相信万物有灵,而且有一个复杂的神灵系统。其护法神很多,造像更接近“人”,并不像佛教中的护法神那么让人感觉恐怖。
在拉让的东侧是该寺的重要殿堂通追拉康。通,意为“见”;追,意为“解脱”。可我们来雍仲林三次也没能够进入该殿参观,也许就是要留点遗憾给下一次。据说只要到通追拉康,僧人们就会主动给你敬圣水。
通追拉康东侧是灵塔殿,格桑主任说这里原来有4个灵塔,文革时被毁。85年修复了该寺创始人达哇坚赞的灵塔,塔内藏有达哇坚赞的舍利,殿内还有一座是2003年圆寂的该寺活佛根桑洛珠的灵塔。
雍仲林每年藏历12月29日跳法舞,舞蹈共有三种,一种是护法神舞,一种是空行母的舞蹈,还有一种是表现“天葬”的舞蹈。格桑主任说以前有很多,如今传承下来的就这几种了。
在僧人们用长号、莽筒、鼓等演奏的庄严乐曲中,羌姆的序幕拉开了。舞蹈的内容很多,整整表演了一天。有“护法神舞”、“财神舞”等,也有表演各种故事的舞蹈。僧人们头戴各种神、兽面具,手持法器或兵器鱼贯而出,通常以神位的高低为出场顺序。音乐低沉,舞步缓慢,旋转前进,表演者的每一个动作都有其象征意义,好似各路神灵已降临人间。中间穿插表现天葬和地狱内容的“骷髅舞”,不过这种舞蹈并非威严恐怖。有时,这些小精灵们会突然跑到观众群里,偷取某人的物品,引起人们的哄堂大笑。有时,还插入逗乐的节目娱乐观众。在羌姆最后的仪式中,各路神灵把用糌粑、酥油等做成的象征性物品(藏语称“朵玛”)砍碎,抛撒在舞蹈场地的四周。朵玛是一种解脱“魔”、“孽”的施食。通过这样的仪式来超度鬼怪,拯救其灵魂,使其不再危害人间,这也包含着佛教普渡众生的观念。
扎巴桑格(属保护寺院的护法神,原来是一位喇嘛,在修建寺院的时候他就成了本寺的护法,专门保护寺内的僧人修行顺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