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弟子规》钱文忠紫衣飘飘金庸爱情36计唐诗宋词 |
分类: 随笔、感情 |
在钱文忠教授解读《三字经》的时候,紫衣就被深深吸引。看似枯燥无味的一本小册子,钱教授深入显出讲得活色生香,紫衣在享受趣味性的同时增长了不少知识。
前不久,无意间看到《百家讲坛》,钱教授在讲《弟子规》,已经讲到“丧三年,常悲咽。居处变,酒肉绝”这段,紫衣为没有从开头看起,遗憾的很。
手头有一本《弟子规》,是瑜伽老师送给我的,只是一直没认真看。
这次找出来,边听边对照着看书,受益无穷。也很感慨,不是钱教授,紫衣差点与这么好一本书错手而过。
说起来,这是一本儒家写给小孩子看的书,可是很多事情我们大人都想不到,也没做好。
“闻过怒,闻誉乐,损友来,益友却。”
“衣贵洁,不贵华,上循分,下称家。”
钱教授厚积薄发,对古典文学的普及推广所做的贡献至伟。
紫衣有个习惯,看到古文或者古诗词不急于看注解,都要先自己先感知一下它的意思。
这天听到钱教授讲“彼说长,此说短。不关己,莫管闲。”
他说,“这个观点现在社会已经不适用了,这句话的意思就是‘各扫自家门前雪,不管他人瓦上霜’‘事不关己高高挂起’。这是不对的。”
紫衣听了很是疑惑,钱教授的讲解和我的理解完全不同,如果只有后面六个字“不关己,莫管闲”,这样解释完全正确。可是,前面的六个字呢,“彼说长,此说短。”
这六个字钱教授没有解释,紫衣认为这六个字是后面一句话的前提,不去管的事是有特指的,是他人说得那些“张家长李家短”的事情,是闲言碎语的市井话。
这四句话的意思是,别人说长道短,不涉及到你,不要去理会他,这个观点现在也还适用。显然,我们不能把精力和时间放在与人争辩这些无聊事上。
这段话出自《弟子规》的“信”篇,开篇讲得几个意思都与说话有关,我们把前面三段连起来看。
“见未真,勿轻言。知未的,勿轻传。
事非宜,勿轻诺。苟轻诺,进退错。
凡道字,重且舒。勿急疾,勿模糊。
彼说长,此说短。不关己,莫管闲。”
紫衣认为这四个小段的意思层层递进,说了四个与讲话有关的规范。
“见未真,勿轻言。知未的,勿轻传。”是要求我们没弄清楚的事情不要乱说,不知道的事情也不要乱传播,这样就会被谣言利用。
“事非宜,勿轻诺。苟轻诺,进退错。”告诉要我们不要轻易去许诺别人,轻易承诺,到时做不到就会进退两难。
“凡道字,重且舒。勿急疾,勿模糊。”我们说话要口齿清晰,咬字清楚。
然后就是上面说的“彼说长,此说短。不关己,莫管闲。”第一段要我们不去传播谣言,可是我们听到这些话怎么办,去争辩它吗,《弟子规》告诉我们,不涉及到自己的闲言碎语,就不要去理会它。
我们再往深处想这件事,孔子儒家思想体系的理论核心就是“仁”,爱人。
陈志岁《载敬堂集》里说,“仁以处人,有序和谐”是孔子思想的原发点,是儒家思想核心之核心。爱人既为仁的实质和基本内容,而此种爱人又是推己及人,由亲亲而扩大到泛众。
试想,这样的思想体系下,怎么会出现教育孩子们“各扫自家门前雪,不管他人瓦上霜”的话呢,这显然与儒家“泛众之爱”的思想核心背道而驰。
以上是紫衣关于钱文忠教授解读《弟子规》的一点不同理解,可以说,因为是太喜爱钱教授的讲课,才会听得仔细,想得认真,反复揣摩,写了一点粗浅见解。紫衣班门弄斧了。
紫衣两书上市来一直居当当网畅销榜,没有任何宣传仅靠读者口碑相传有此成绩实属不易,感谢大家!
紫衣新书《金庸爱情36计》全面上市热销中!
新浪读书连载:http://vip.book.sina.com.cn/book/index_174769.html
全国各大书店有售,定价:26元
·多才黄药师是个好丈夫吗
·从虚竹的爱情看婚前如何处理好性
·杨过对郭襄好的真正用意是什么
·包惜弱为何被王爷独宠十八年
·段皇爷为何对瑛姑突发痴情
·周芷若要嫁张无忌为了当皇后
·令狐冲失去岳灵珊的真正原因是什么
·射雕三部曲女主角胜出靠什么
·叶二娘恶行的真正债主是哪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