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p1/2013-3-24(周日) 俺隨文化探访団自宁波出發至大隐,
首站探尋汪大猷墓前石刻。
隨后去了谢山庙和埠头村,探访千年古樟樹和多孔学士桥。
今貼一組24幅照片,与博友們分享,敬請各位光臨指教。

p2/学士桥初建于宋元祐年间(1086—1094)
因宋代学士舒亶在此居住,故以“学士”命桥。《宋史》有传。

p3/学士桥:位于宁波大隐镇,跨于埠头村与学士村之间的溪河上。

p4/桥宽l.95米,全长70.3米,它建筑风格独特,是座平板多孔桥。

p5

p6/這是与学士桥平行的斜坡橫堤埧,溪水漂流着~~

p7/斜坡橫堤埧上站立着雨中探尋人群,覚得受益匪浅!

p8/雨中行,文化探访者感受着雨的魅力所在。

p9/与学士桥平行的斜坡橫堤埧上,雨中行走着勇敢的探访者。

p10/大樹左邊旁立着学士桥石碑。

p11

p12/学士桥:不但建筑风格独特,且是一种漫水桥。
******
******

p13/古樟树在谢山庙内,庙已被废,古樟已逾千年。

p14

p15/古樟树:树径為9米,高為30余米,
树下有葛仙翁丹井,至今井水甘甜不旱。

p16/古樟树:枝干寄生一株大沙朴树为连体异体。真是绝秒啊!

p17/這是千年古樟树高端局部之枝体。

p18

p19/古樟树:根部似倶石。

p20/古樟树:原来的已干枯,被新生古樟树圍抱,
当地称為[母子抱] 這又昰一绝。

p21

p22/雨:大自然的使者。雨中趣,趣浓浓,伞下情,情深深!
她給予人們宁靜,万物生机,却不向我們索取任何東西。
p23/雨滴雖小,但是会聚成溪,河,湖,江,海不就強大了嗎?
雨中行的人們其文化探访的愛心凝聚不正也是如此嗎?

p24/博友們,再見啦!祝福朋友們天天好心情,幸福永相随。
小資料:
(l)谢山庙古樟四绝:树在为纪念谢灵运的谢山庙内,庙已废,古樟已逾千年,有四绝:“胸径9米,高30余米,为离宁波最近之树王;树下有葛仙翁丹井,至今井水甘甜不旱为“二绝”;古樟枝干寄生一株大沙朴树为连体异体是“三绝”;原来古樟已干枯,被新生古樟包抱,称“母子抱”,为四绝。
(2)学士桥:位于大隐镇里埠头村,是座石砌平板多孔梁桥,南北横跨于里埠头村与学士村之间的溪河上。桥宽l.95米,全长70.3米,它不仅是余姚市最长的古桥,而且建筑风格独特,是一种中水位漫水桥。漫水桥是我国桥梁中的一类,山洪暴发时.洪水可以无阻地漫溢桥面而过;洪水退却后,它又照样恢复通行,造福于百姓。学士桥初建于宋元祐年间(1086—1094),因宋代学士舒亶在此居住,故以“学士”命桥。舒亶,慈溪人,字信道,号嬾堂,会试第一,初任临海尉。至王安石为相时,以舒富有奇才而用之,官至御史中丞。死后赠直学士。《宋史》有传。(扎自网絡)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