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彩石有个捎近村,光听名字就有点特别 更神秘的是,村

(2009-06-29 09:36:43)
标签:

杂谈

 

http://paper.dzwww.com/shrb/data/20090629/6/images/30.jpg
传说中的"降龙木",学名叫流苏树。
http://paper.dzwww.com/shrb/data/20090629/6/images/31.jpg
西捎近村的房屋很多都是简陋的土围子房,新式建筑很少。
  “降龙木”是啥?传说穆桂英大破天门阵用的就是这东西,现在村里人都拿它当镇村之宝,并且这里最近正在搞旅游开发;想了解这个古老的村落还有什么神秘之处吗,那就一起来看看吧

  □文/片  本报记者 郭学军 通讯员 黄鹏

    在济南市历城区彩石镇一个狭长的山谷里,有个听起来挺拗口的古村落——西捎近村。不少喜欢寻古探秘的“驴友”都知道它,因为,村中有一棵罕见的“降龙木”,传说穆桂英大破天门阵用的就是“降龙木”。日前,记者通过现场采访和多方查证,不仅揭开了“降龙木”的真实面目,还了解到西捎近村的原始身份是章丘望族西关高家修建的避暑山庄。

  关于村名

  深山里藏着一个古村落西捎近村

  “捎近”就是去泰山烧香的近道,慢慢地成了村名

    “捎近村?这个村名够特别的,一定有讲究!”当朋友推荐这个古村落时,记者感到很好奇,随即跟他驱车前去探访。沿经十东路东行,到彩石镇附近一个路口向南转弯,再沿着曲折的山路前行10公里左右,就来到位于山谷的叫外捎近的村落。村口有个炮台,上面有两块清代石碑。

    再往里走,驶过一段刚开辟出来的山路,转过几道弯,就来到山谷里面的西捎近村。村子掩映在郁郁葱葱的树林中,稀稀拉拉十户人家分布在不同的山冈上,村民的房屋要么还是遗存的青砖老屋,要么是简陋的土围子房,新式建筑很少,很有几分山野幽谷的氛围。在村口一户人家门外,几个农民正蹲着吃饭,旁边堆放着一些水泥、沙石。“你们这是干什么活?是不是要搞建设?”记者询问。“我们在建一个蓄水池,听说有人要在这里搞旅游开发。”一名工头说。

    “你们村为什么叫‘捎近’村?有啥讲究吗?”在一座简陋的院落前,记者问63岁的村民朱洪德大爷。朱大爷回答说,外捎近村口炮台上那块清代同治年间的石碑写着,这个村所在的山谷是去泰山烧香拜祭的“稍近之路”,慢慢地大家就把这个村叫“ 捎近村”。他说,现在的捎近村由外捎近、西捎近和东捎近三个自然村组成,共几十户人家,200多人。由于村子闭塞,村里的年轻人大都出去打工了,只剩下一些老人,所以显得很寂静。

  关于“神树”

  村中“降龙木”原来是棵流苏树

  这种树很少见,但在济南还有两个地方有

    朱大爷告诉我们,他们村有棵“降龙木”远近闻名,可以说是村里的镇村之宝。他说,现在正是夏季,别的地方蚊虫很多,可“降龙木”周围就看不到蚊虫,村民都爱到树下乘凉。

    记者随后来到村中一个山冈上,找到了这棵“ 降龙木”。只见“降龙木”独自占据着一片空地,高约十七八米,树干挺拔,树枝舒展,叶子格外厚实宽大,整棵树像一把大伞罩住了直射的阳光。朱大爷说,因这棵树的枝干木质成片状或丝状,韧性很强,折而不断,像牛筋一般,村民都把它称作“牛筋子”。据传,当年杨六郎率军攻打天门阵时,被辽国兵将放出的毒气所阻,穆桂英就是利用降龙木驱散毒气,才取得了胜利。

    捎近村村支书吕升军介绍说,这棵树春天开白花,村民叫它“牛筋子”,有人说它学名叫流苏树,确实比较罕见。但有人说它是全国仅存的一棵“降龙木”,就有点把它神奇化了。流苏树虽然比较罕见,但在济南并不是就这里有。据《济南名胜古迹词典》一书记载,在章丘文祖镇甘泉村西首有一株流苏树,据称已经有400年历史。另外,在历城区柳埠镇槲炭村小学内,也有一株数百年的流苏树。

  关于古井彩石有个捎近村,光听名字就有点特别 更神秘的是,村

  村里很多古井,其中有一口村民都叫它“长寿井”
彩石有个捎近村,光听名字就有点特别 更神秘的是,村
  “长寿井”旁边还有棵“不死树”,传说可真多

    记者注意到,除了流苏树,西捎近村里还分布着许多古井。这些古井里都有水,有的井上有磨损很厉害的辘轳和水槽,有的井里有抽水的塑料管,另一头引向村民家,成为村民自建的自来水。村西头的一口古井,井口由青石砌成,青石表面非常光滑,沟沟槽槽的痕迹显示出岁月的沧桑。

    “这口井叫‘长寿井’,大旱时照样水源充沛。”朱大爷说,他们村里许多人都很长寿,不少老人活到八九十岁,大家都认为这可能和常喝这井里的水有关,因此叫它“长寿井”。在“长寿井”旁边,还有一棵“不死树”,传说已有千年历史。朱大爷说,相传“不死树”在清朝年间枯死过,但后来来了一位得道高僧,抱了树干一下,此树便又发出了嫩芽,村民们便叫它“不死树”。

  关于庄园

  村里还有些残碑以及坍塌的高大宅院

  彩石有个捎近村,光听名字就有点特别 更神秘的是,村原来,这里曾是章丘望族西关高家的避暑山庄

    在村里漫步,可以看见一些散落的残碑和破落坍塌的高大宅院,显示出这里曾经有过的辉煌。

    “处在深山的这个小村怎么会有这么多宝贝?”村支书吕升军道出了其中的缘由。原来村里有个传说,明代末年,一名将军在这里修建了躲避清军的居所。到了清末,章丘西关高家第十七代孙高即霞买下这里的建筑当成了避暑山庄。“ 高即霞是高氏家族中极有影响的人物。”吕升军告诉记者,有人考证过,电视剧《 东方商人》主人翁孟洛川的母亲高凤英就是高即霞的亲姐姐,也就是说高即霞是孟洛川的亲舅舅。吕升军说,那时整个捎近村都是高家的庄园,炮台岗楼、花园阁楼,应有尽有,比济南的大户人家一点也不差。据说,每到夏天,高家老小就乘马坐轿,前呼后拥赶来山庄避暑。

    “高家庄园在土改时遭到破坏。”村支书吕升军介绍说,那时,人们都认为庄园是剥削得来的,便哄抢了这里的院落。从那以后,周边的村民陆续到这里安家,渐渐形成了现在的村落模样。 他感慨地说,高家庄园损坏真是一个遗憾,现在他们搞旅游,一定把遗存的东西保护利用好。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