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章丘古村落惊现神秘地道网 四通八达分三层

(2009-04-14 09:30:06)
标签:

地道网

古村落

文化

分类: 古建筑

章丘古村落惊现神秘地道网 <wbr>四通八达分三层

村里的清代老建筑

章丘古村落惊现神秘地道网 <wbr>四通八达分三层章丘古村落惊现神秘地道网 <wbr>四通八达分三层

工人正从地道里清运沙土

章丘古村落惊现神秘地道网 <wbr>四通八达分三层

这户村民家的地道口很精致

章丘古村落惊现神秘地道网 <wbr>四通八达分三层

从地道里搬出来的水缸

凡是看过电影《地道战》的人,一定对影片中那些既能藏身又能寻机打鬼子的地道记忆深刻。在章丘市双山街道三涧溪村,也隐藏着一个地道网,其历史要比影片中的地道久远得多,只是村民一直不识它的真面目。直到不久前的一场雨水冲塌了地道的主道口,才将这个深埋地下几百年的神秘地道网呈现在人们面前。

 一场雨水冲出洞口  神秘地道意外现身

     4月12日上午,记者沿经十东路来到章丘市区东南的三涧溪村时,一些工人正在村内石岗子小广场裸露出的地道口处进行发掘。只见裸露出来的地道口已被挖成一个斜坡,照明用的电线已经拉进地道洞口内。

    “这个位置本是村里村民休闲的小广场,不久前一场雨水在这里冲出来一个洞口,我们派人爬进去一看,才发现地下竟藏着一个四通八达的地道网,基本连通了整个村子。”村党支部书记高淑贞告诉记者,这个发现让全村人都很兴奋,因为大家都不知道,自己天天生活的村子地下,竟还隐藏着这么一个“地下长城”。

    高淑贞说,以前在村民家里也曾零星地发现过一些地洞,但都是一段一段的孤立地道。村民都以为是祖辈人在家挖的藏身洞,发现后就接着当成了自家的地下储藏室,并没有太在意。这次在地下发现了基本贯通全村地道网后,大家才明白,个别村民家的地道之所以孤立分段,可能是后人盖房或其他原因把地道封堵死的缘故。

    四通八达分三层  有灶有炕还有井

    跟随高书记等人走进地道,记者发现里面的结构很是复杂。地道不但蜿蜒曲折,岔口密布,并且分成了三层。地道的高度也不一样,有的直立就能行走,有的需要躬下腰猫着走。借着刚安装的照明灯,走着走着,记者猛然间在地下发现一个磨盘,掀开磨盘露出一个洞口,钻进去就进入了另一层地道。记者注意到,除了上面一层地道的洞顶是类似混凝土的沙石地层结构外,其余的地道全是土层,没有任何砖墙等辅助设施。越往深处钻,里面的空气越潮湿,洞壁上布满了白色的类似苔藓的东西。

    “里面不但有磨盘,还有灶台、土炕和水井呢!”高书记介绍说,前不久,一村民从自家屋内的地道口下去,找出来一个残破的青花瓷碗,像是清代的瓷器,这说明祖先在地下生活过。

    高书记说,三涧溪村是由西涧溪、东涧溪和北涧溪三个自然村组成的,共有3100多人。经过初步调查发现,这三个自然村地下都有地道相连,已发现上百户村民家有地道口。其中,连接西涧溪和北涧溪的地道还穿过附近的胶济铁路。

    村子建于600年前  传说明初开挖地道

    今年67岁的村民马守镇说,他们村有“三马、两赵、四陈家”之说。民国续修的马氏家谱记载,他们马家是明洪武四年(1371年)从河北枣强县迁到此地的。据老人传说,刚迁到此地时,正逢瘟疫横行,再加上人生地不熟,先人为躲避瘟疫和灾乱,便挖地道躲进地下。他解释说,现在发现的地道口有的处在村民老屋的房檐下,有的处在堂屋门口,不太合乎情理,估计是因为先有地道后才盖的房屋。而这些老屋许多都是清代的,可以推断之前就有地道了。

    他还说,上世纪50年代,他从自家地道里发现一个水缸,不知是何人何时放进去的,只是看水缸有上百年了。

    富荣街6号院是一处老房子,里面有一个地道口。75岁的房主马德英大娘说,小时候,她经常下家里的地道,日本鬼子侵占济南时,她还到里面躲避过。她曾听她的奶奶说过,她的老奶奶也不知道家里的地道是何时修建的,她的老奶奶要活着得有300岁了,如此算起来,这地道至少有300年了。

    今年85岁的安怀德老人说,最晚的一段地道是西溪涧通往北涧溪穿过胶济铁路的那一段,是上世纪40年代修的。那时,章丘土匪王连仲占据三涧溪村,由于村四周有圩子墙,他怕被围在村内出不去,就逼着村民挖了这条通往圩子墙外的地道。

 初步估算长5公里  村里想开发旅游

    “发现这个古老的地道网后,我们请一些文物和旅游专家来看过,下一步,我们就想把它开发成一处旅游景点。”村党支部书记高淑贞说,除了现在的主地道口,他们要挖成一个方便游客进去参观的主入口外,其余的地道都要保持原样,不能破坏了它的原始风貌。

    高书记介绍说,几天前,她带领村里的干部和老党员专门到河北省清苑县冉庄村,参观了一下那里的地道战遗址。

    三涧溪全村地道的总长度初步估算长达5公里。“在一个村里,发现这么长的地道,确实震撼人心,很有价值!”章丘市博物馆原馆长宁荫堂考察后深有感触地说,这个村子是一个始建于元末明初的古村落,由于缺乏文字记载,地道的具体始建年代现在还难以确定,但可以确定,它不是近几十年才有的事。

    ■延伸阅读

    三涧溪村来历

    章丘市双山街道三涧溪村由东涧溪、西涧溪、北涧溪三个自然村组成。从胡山后红花山下往北延伸,有东西两条涧溪。元末,马赵二姓依西涧溪建村,故名西涧溪;明初,赵王二姓于西涧溪北建村,取村名北涧溪;元末,李马邢三姓依东涧溪建村,故名东涧溪。(据《章丘市地名志》)

    ■新闻链接

    冉庄地道

    河北省清苑县的冉庄从1937年开始挖地道对付日寇,是最早开展地道战的地方之一,形成了长达15公里的地道网。

    冉庄是目前冀中最大的一处地道战遗址,保留着30万平方米的地道战遗址,村落、街道基本保持当年的整体格局,保存至今的地道长3000米,其中1200米可供参观。

    宁夏“藏兵洞”

    提起“地道战”,人们就会想到电影《地道战》描述的我国人民巧打地道战、顽强抗击日寇侵略的情形。其实,国人在很早就会运用地道战了。在宁夏灵武市水洞沟发现的明代“藏兵洞”,就是古代地道战的“活标本”,也是我国保存最完整的古代军事防御建筑。这个立体防御工事,曾在防御明代鞑靼、瓦剌入侵中发挥过重要作用。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