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分桃子》教学设计

(2019-03-25 13:51:45)
标签:

教育

学习目标: 
1.经历探究两位数除以一位数(被除数十位上的数是除数的整数倍)的计算方法的过程, 并能正确进行计算。 
2.结合具体情境,理解用竖式计算的方法和步骤。
3.经历观察、操作等过程,在合作与交流的过程中获得良好的情感。
 学习重点:掌握两位数除以一位数(被除数十位上的数是除数的整数倍)的计算方法。 
学习难点:理解用竖式计算的方法和步骤。 
学习准备:若干小棒。 
学习过程: 
一、创设情境,揭示课题
 课件出示情景图 
师:同学们, 我来考考大家, 猴子 喜欢吃什么?(桃子)猴子妈妈给 2 只小猴带来了好多桃子,大家数 一数带了多少个桃子?(68 个) 这些桃子是给你们两个人 你们两个是好兄弟,分桃要公
同学们看了上面的画面你们愿 意帮两只小猴来分桃子吗? (愿意) 那就请同学们打开书第 2 页,我们 来帮助小猴分桃子。 (出示并板书情 境课题:分桃子。 ) 
设计意图:根据儿童的 心理特点,用生动 形象的故事引入, 激发了学生学习 兴趣与主动参与 的意识。并自然贴 切的提出问题、引 出课题
二、自主探究,解决问题。
(一)多种方法探索 68÷2 1.提出问题 看了上面的画面,你了解到了 什么数学信息? 有 68 个桃子, 要分给两只小猴。 因公平才有 了平均分,因平均 分有了除法算式, 怎样分才公平?
 (1) 要让两只 由 此 学 生 顺 利 列 小猴都满意,那必 出算式,并理解了 须平均分桃子。 算式所表示的意 义。
(2) 要让两只 小猴分到的桃子一 样多,才公平,两 只小猴才没有意 见。  你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 (课件出示) 68 个桃子要平 均分给两只猴子, 该怎样列式呢? 每只猴子分到几个 呢? 
2.多种方法尝试解决 同学们可以用自己喜欢的方法 来研究,可以用小棒代替桃子摆一 摆,也可以算一算。 
小组活动:有 的用小棒代替桃子分,有的在练习本 上计算, 有的…… 的活动。 列竖式 分完后小组交流分 计 算 这 一 内 容 的方法,
小组汇报活动结果。同学们怎么解决这个问题的?  哪个小组的同学把你们的方法和全 班同学交流交流。
(1) 我们组用 算 、 分 小棒当桃子,10 个 程,为列竖式计算 小棒一捆,每只猴子分到三捆,又分 学 生 尝 试 用 新 方 到 4 根, 就是 34 个。 法探索,虽然列竖
 (2) 我们组是 用口算,先算 60÷ 2=30, 再算 8÷2=4,并 30+4=34 ,所以 68 ÷2=34。 通 (3) 我们组是 过动手操作,尝试 列竖式计算的。  
( 1 )因为 60 ÷2=30, 把 3 写在 十位上,8÷2=4, 把 4 写在个位上, 2 ×34=68,所以 68 ÷2=34。 (2) 我们组的 分法与他们一样, 评价:肯定这两位同学做法是 只是竖式不一样。 对的,表扬他们大胆尝试的做法。 到底怎样列竖式的呢?我们一 起来看看。 
【出示课件,68 个桃子平均分 给两只小猴的过程。同时根据分的 过程师生共同完成 68÷2 的竖式】 先用 6 个十除以 2 得 3 个十, 商写在被除数的十位上;再用 8 个 1 除以 2 得 2 个 1, 商写在被除数的 个位。 订正并改错。 
3.刚才我们用了口算、 分实物、 笔算的方法计算“68÷2” ,你最喜 欢哪种方法? 
(1)口算。 (2) 笔算。 (为 什么)口算容易出 错;分实物不方便 也不切合实际。 
设计意图:通过对多种 方法的分析、比较 让学生自主选择 出 最 实 用 的 方 法,再次剖析让学生明白了笔算除法的重要性和必 要性。向学生渗透 了最优化思想。
4.随堂练习。 48÷2 
(二) 探索 68÷3 的笔算方法。
 1.由情境提出问题。 【出示课件, (画外音) 猴子妈 妈:谢谢同学们帮他们分好了桃, 孩子们你们吃吧。两只小猴子互相 看看,把妈妈拉了过来。它们想干 什么?小猴:妈妈您和我们一起吃 吧。 】 两只小猴真是孝顺的好孩子, 没忘了妈妈。
 有 68 个桃子, 平均分给 3 只猴 子,每只猴子分几个?怎样列式 呢? 
2.自主探索计算方法 68÷3。 
小组活动:学生有的摆小棒,有的动手分,有 的 列 竖 式 
 学生汇报: 个位上的“8”被3只猴子平均分,每只猴子最多只能得到2个,这样就分掉了2*3=6(个),再由8-6=2个,还剩下2个 ,所以在余数下面写2.。
3、总结归纳竖式计算方法。
三、巩固练习
书本第3页“练一练”
四、课堂小结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