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天的时间》教学设计
(2018-12-27 09:21:11)
标签:
教育 |
教学目标:
1.结合学生的生活经验,认识24时记时法,能够对24时记时法和12时记时法所表示的时刻进行转化;
3.经历两种记时法互化的探索,找出事物的简单规律
4.培养学生珍惜时间的良好习惯。
教学重、难点: 认识24时记时法,能够对24时记时法和12时记时法表示的时刻进行转化。
师:知道这是几时吗? (学生回答:6时)
师:【板书:6:00】为什么他们做的事情不一样呢?噢!原来一天中有2个6时,那怎么区分这两个时刻呢?
(学生回答:加上时间词,教师适时板贴时间词)
师:【板书:9:00】这个时刻,你又会在干什么呢? (学生回答预设:上午9时……;晚上9时……)
师:到底有多少对呢?(12对)
请看大屏幕,这是晚上12时【板书:晚上12:00】它既是一天的结束,又是第二天的开始,也叫0时。当我们还在睡觉的时候,新的一天就从这一刻开始了。请注意观察时针的转动!同时思考这个问题:
【点击课件出示:一天有 时,在一天时间里,时针正好走
圈。】
【点击课件出示:转1圈停至中午12时】
没有)继续转动! 【点击课件出示:转第2圈至晚上12时】
【点击课件:完成填空】这就是我们今天要研究的内容“一天的时间”。【板书课题】
师:同学们,在一天的时间里时针走了2圈,那我们想一想,当时针走过了第一圈,第二次指向1时,是什么时刻呢?
【点击课件出示:钟面作业纸】 (学生回答:下午1时)
【点击课件出示:14】这个方法不错,同学们你能用这种方法在钟面上写一写第二圈的时刻吗!同桌合作在作业纸上试试吧!
(同桌合作探究24时记时法,教师巡视)
师:好了孩子们【边说边板书】下午1时是13时, 那下午6时呢?(18时) 晚上9时呢?(21时) 晚上12时呢?(24时)
好办法!那下午2时30分呢?(14:30) 晚上10时30分呢?(22:30)
晚上11时40分呢?(23:40)
【设计意图:直观的钟表走动引出“下午1时”,从该时刻入手引导学生合作探究“24时记时法”,既体现了学生的主体作用培养合作意识,还使学生在探究的过程中已经开始思考规律,为下一步研究两种记时法的互化奠定基础;板书提问的几个时刻从“整时——半时——非整时半时”,符合学生思维迁移的规律。】
师:是这样吗?我们来验证一下!(结合板书进行验证,适时板书+12)
师:这些都是时针走第二圈时经过的时刻。那第一圈的时刻也是这样转化的吗?(不) 比如:上午6时——6:00;
上午9时——9:00; 中午12时——12:00; 【板书:上午时刻所对应的24时记时法时刻】
师:知道了名字,我们再来认真观察,看这两种记时法有什么不同点?(形式和本质的区别)
师:那么我们发现的这种“24时记时法”,你们在生活中见过吗?
比如: 【点击课件出示:各种场所】 师:大家都喜欢看电视,先来研究它!
师:电视节目中的24时记时法你认识了,到邮局去看看吧!
师:【点击课件出示:信箱图】这是邮局一天中的3次取信时刻,谁来读一读?
(生读一读) 师:【点击课件出示:第二次取信到第三次取信间隔 时
分】想一想!算一算!
(学生思考——展示算法)
师:取信的时间看懂了,快来图书馆看看吧,这里也使用24时记时法呢!
【点击课件出示:图书馆】一天中的阅览时间,谁来介绍? (指名介绍说一说
) 师:那我们知道图书馆全天共开放 时
分?想一想,算一算!
师小结:一个人有一种方法,大家一交流就有了多种方法,所以我们要学会倾听,倾听别人的思想和方法,这样才能越来越聪明。
【设计意图:首先让学生说一说生活中在哪见过24时记时法,联系生活使其体会应用价值;接着研究生活中几处使用24时计时法的地方:“节目单”是对两种记时法的互化进行巩固练习;下面几个地方旨在练习计算从一个时刻到另一个时刻的经过时间,题目设置依据学生的思维层层递进。】
师:好了同学们,今天我们研究了一天的时间,看看黑板想一想,你都学到了什么,说说你的收获吧!
结束语:每天都有24时,“一天的时间”给勤奋的人带来的是智慧和收获,而懒惰的人却一无所获。希望大家都是勤奋的孩子,珍惜每天的24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