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河》教学设计
(2018-09-25 14:57:41)教学内容:P8 ~ 10
教学目标:
1、通过“过河”的情景,培养学生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引导学生再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体会到小括号的作用,能正确计算带有小括号的算式。
3、让学生养成先看运算顺序,后进行计算的习惯。
重点难点:引导学生理解和掌握带有小括号的两步式题的运算顺序。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等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口答题:
(1) 2+7×5,这道题里有( )法,又有(
)法,要先算(
),再算(
)。
(2) 40-36÷4,这道题里有( )法,又有(
)法,要先算(
),再算(
)。
2、计算
32-8÷8
20+16÷4
30-4×5
二、探索新知
出示P8主题图,引导学生观察。
1、 理解图意,明确问题
2、独立尝试,合作解决。如果同学们都坐大船,需要几条船?
3、认识带有小括号的混合算式要先算小括号里面的。
4、写出解答过程
答:同学们都做大船,需要6条船。
5、提问:如果54人都坐小船,需要多少条船?
提示“先求出一条小船能坐多少人?”,再用除法计算出需要几条小船。
因此算式为:54÷(9-3)
三、课堂练习
P9试一试
1、提示:先计算坐满大车后还剩多少人,再计算需要多少辆小车。
算式:(70-46)÷8
2、这个算式还能解决下图中哪些问题?
3、说一说下面两题的运算顺序,再算一算。
6.小结:通过刚才的练习,你认为带有小括号的算式运算顺序怎么样?
四、巩固练习
P9——10练一练所以内容。
五、总结:带有小括号的算式的运算顺序怎样?能举例说明吗?
板书设计:
(29+25)÷9
读作:29与25的和除以9。
答:同学们都做大船,需要6条船。
前一篇:《买文具》教学设计
后一篇:月话题讨论:如何有效备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