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百年孤独马尔克斯生活人生杂谈 |
分类: 时事杂谈 |
关于马尔克斯的评论是这两日的热点。大师走了,我们再次深沉了,今天又有一段《百年孤独》的动画视频掀起热议。
大学时赶时麾,从图书馆借过两次《百年孤独》,虽然行文直白流畅,但拉美实在离我太远了,作者敘事格局又过于恢宏,加上我对“魔幻现实主义”风格一点不感冒,这夲大作基本被压在枕边,偶尔翻翻后就被送了回去。现在想起来,除了书名,除了一两段用来向别人炫耀的作者名言,我唯一有印象的只是书中有个从小在家就不爱穿衣的小女孩。
而这段视频实在是太具概括力了,它把拉美的风格元素和《百年孤独》故事旋律生动地统一在凄美的曲风里,让我们再一次想起,"无论走到哪里,都应该记住,过去都是假的,回忆是一条没有尽头的路,一切以往的春天都不复存在,就连那最坚韧而又狂乱的爱情归根结底也不过是一种转瞬即逝的现实。"
对我而言,这是一本剧情不重要,人物更不重要,书名却决不会忘记的书,只因它传递了纷乱博大世界里生命个体不可逾越的悲情。同样直白的道理,陈忠实的《白鹿原》更具亲和力和现实感,而我最喜欢的作家张爱玲的一句话,就对洋洋洒洒的万语千言做了概括:"生活是一袭华美的袍,爬满了虱子"。这种意思,在马尔克斯的嘴里,以百年后孤独内心的直白加以如此文艺的叙述,“眼泪是假的,悲哀是真的,一千年以后没有你也没有我。生命中曾经有过的所有灿烂,原来终究,都需要用寂寞来偿还"。看与不看《百年孤独》,文学的享受放在一边,单单一个题目,就赤裸裸地把人生现实的痛楚撕裂在你的面前,只不过大师的笔触借助虚无和现实之间的迷离变幻而带给我们更多的震撼和思考。其实,生活也许只是这样,你所惨痛的,欢快的,兴奋的,忧伤的,永如烟云,风过无隙。
事实上,真正悲天悯人的知识分子都不可避免地成为宿命论者,古今中外盖莫如此。马尔克斯以拉美百年历史背景下各色人物的生命轨迹,想来表述个体在世事面前的渺小和无奈,进而掲示生命的悲剧意境。用我们中国哲学的道理来看,这就回到根本上关于人生进取精神和悲剧意识的悖论。人在自然间,上承天命,下对红尘。人被天命定为有限同时又可以是无限的,源于人同时拥有动物性和神性。这是人生命价值和崇高的源泉,同时也是人的私欲和悲哀的由来。做为群体的人类,其使命即是自然命运注定的,同时也是需要个体励志精进的。表明上看这种两难是可以乐观面对的,可孔圣人说过一句“知其不可为而为之”,其门徒曾子也说过:“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这些圣人所传递的悲剧意义已经非常明确了:人被命定去承担一种几乎无法完成的永无止境的努力。
《百年孤独》是不朽的,但人生的百年孤独却是个不折不扣的伪命题,因为我们无可逃避,只能直面。看淡人生,看重生活;不求灿烂,唯愿简单。归根结底,多替别人着想,只为自己活看,这样,即使孤独百年,也可内心宁静。
大学时赶时麾,从图书馆借过两次《百年孤独》,虽然行文直白流畅,但拉美实在离我太远了,作者敘事格局又过于恢宏,加上我对“魔幻现实主义”风格一点不感冒,这夲大作基本被压在枕边,偶尔翻翻后就被送了回去。现在想起来,除了书名,除了一两段用来向别人炫耀的作者名言,我唯一有印象的只是书中有个从小在家就不爱穿衣的小女孩。
而这段视频实在是太具概括力了,它把拉美的风格元素和《百年孤独》故事旋律生动地统一在凄美的曲风里,让我们再一次想起,"无论走到哪里,都应该记住,过去都是假的,回忆是一条没有尽头的路,一切以往的春天都不复存在,就连那最坚韧而又狂乱的爱情归根结底也不过是一种转瞬即逝的现实。"
对我而言,这是一本剧情不重要,人物更不重要,书名却决不会忘记的书,只因它传递了纷乱博大世界里生命个体不可逾越的悲情。同样直白的道理,陈忠实的《白鹿原》更具亲和力和现实感,而我最喜欢的作家张爱玲的一句话,就对洋洋洒洒的万语千言做了概括:"生活是一袭华美的袍,爬满了虱子"。这种意思,在马尔克斯的嘴里,以百年后孤独内心的直白加以如此文艺的叙述,“眼泪是假的,悲哀是真的,一千年以后没有你也没有我。生命中曾经有过的所有灿烂,原来终究,都需要用寂寞来偿还"。看与不看《百年孤独》,文学的享受放在一边,单单一个题目,就赤裸裸地把人生现实的痛楚撕裂在你的面前,只不过大师的笔触借助虚无和现实之间的迷离变幻而带给我们更多的震撼和思考。其实,生活也许只是这样,你所惨痛的,欢快的,兴奋的,忧伤的,永如烟云,风过无隙。
事实上,真正悲天悯人的知识分子都不可避免地成为宿命论者,古今中外盖莫如此。马尔克斯以拉美百年历史背景下各色人物的生命轨迹,想来表述个体在世事面前的渺小和无奈,进而掲示生命的悲剧意境。用我们中国哲学的道理来看,这就回到根本上关于人生进取精神和悲剧意识的悖论。人在自然间,上承天命,下对红尘。人被天命定为有限同时又可以是无限的,源于人同时拥有动物性和神性。这是人生命价值和崇高的源泉,同时也是人的私欲和悲哀的由来。做为群体的人类,其使命即是自然命运注定的,同时也是需要个体励志精进的。表明上看这种两难是可以乐观面对的,可孔圣人说过一句“知其不可为而为之”,其门徒曾子也说过:“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这些圣人所传递的悲剧意义已经非常明确了:人被命定去承担一种几乎无法完成的永无止境的努力。
《百年孤独》是不朽的,但人生的百年孤独却是个不折不扣的伪命题,因为我们无可逃避,只能直面。看淡人生,看重生活;不求灿烂,唯愿简单。归根结底,多替别人着想,只为自己活看,这样,即使孤独百年,也可内心宁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