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伊拉克里翁到哈尼亚

标签:
克里特岛希腊旅游杂谈 |
分类: 文明异域 |
虽是初春的大清早,但炽热的太阳光已经晄得让人不能直视天空。湛蓝的天空下,海滨公路旁虽然一簇簇橄榄树和穿插的柑橘树装点着山丘,但树林间裸露的细碎山石和赤赫土地透出的干涸、让岸边波涛汹涌海洋的水润也显得无计可施,更有远处高山上的皑皑白雪俯瞰着这不可思议的多元地貌。这里是欧洲海域的最南端、希腊的克里特岛。
从克里特岛现在的首府伊拉克里翁到岛上的文化古城哈尼亚,公交大巴要在国道上走近三个小时。看上去极像土耳其人的司机一路放着带有中东曲风的音乐,而车窗外闪过的既有一座座村落里的东正教圆顶教堂,也间或有伊斯兰风格的古堡遗迹。
希腊作为欧洲最南端的国家,南倚地中海,与非洲大陆隔海相望,土耳其又是它的近邻。独特的自然环境让希腊本土南部和它许多岛屿的地貌已经远没有了欧洲本土的青翠碧绿。而长期处于基督教文化和伊斯兰文化争夺拉锯战的中心,希腊的历史留存明显带有传统多元文化交融的特点,这一点以克里特岛为最。
克里特岛是希腊的第一大岛,也是希腊文化和甚至后来西洋文明的摇篮,位于伊拉克里翁郊区的克诺索斯王宫遗址据考证是希腊文化前身克里特文明鼎盛时期的代表。而克里特岛纳入希腊大陆文明后,又先后被拜占庭、罗马,土耳其,埃及等占领统治达几个世纪之久,这让克里特岛的城市特别是过去长期首府哈尼亚的建筑独具风格。
漫步哈尼亚旧城区,最有味道的是其威尼斯式港口。宽阔码头立在水中,岸上风格多姿的鲜黄、澄蓝建筑临海而立。鲜艳的色调点缀着圆弧状的港湾,后面满是拜占庭式民居建筑,还有威尼斯人盖的防御城堡和伊斯兰清真寺。石砌的土墙、古老的街灯与上面的海鸥,在光影的交汇中,凝聚古老年代的悠然。
感受历史、体验文化。旅行的意义在希腊的克里特岛就是这样的凸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