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墨上里

标签:
上里雅安四川古镇旅游杂记杂谈 |
分类: 访古寻幽 |
第二次去雨城雅安,又没有遇上雨天,倒是离雅安近三十公里外的上里古镇下起了小雨。当地人说上里的天空总是这样细雨蒙蒙。
四川十大古镇之一的上里,是古时南丝绸之路必经之地。资料说清朝时每隔十里地要建一个镇,所以此地前后有上里、中里和下里三个镇,而最是上里水泽丰润,伫立于茅溪河和白马河环绕的交汇处。而上里背靠的云蒙山更是长年云雾环绕。环山邻水的环境给了这里“水墨上里”的美名。
隔水远观上里,典型的南方小镇的样子,民居建筑依河而建,形状自然不够规整,更显得悠然自得。进入古镇的必经之路是一条用石板随意搭建的石桥,桥下是湍急流淌的河水。走过石桥就是古镇的正街,依然是青石板铺就的石板路,两旁多是木结构的两层小楼。房舍下面是商铺,楼上悬挂着民房主人晾晒的玉米、豆角,腊肉等干物,让人还能感到秋收冬藏,自给自足的民风。
石桥是这里的特色景致。沿河上行,约一公里多的路程,竟有十余座石桥,各不相同,皆具特色。最出名的要数建于清乾隆41年的“二仙桥”了。桥身弧形向上,青藤在桥缝间盘旋缠绕,站在桥上雨丝徐徐,更有不远处云蒙山上白絮飞舞,雾气缥缈,真俨然水墨丹青之中。
“水墨上里”的美誉,看来的确名不虚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