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首尔过端午节

标签:
首尔端午节韩国传统文化旅游杂谈 |
分类: 东亚邻邦 |
端午节那天在首尔。参观韩国的“紫禁城”昌德宫,老实说对北京人而言没什么可看到,因为基本上都是新建的仿古建筑,规模也和故宫不可同日而语。出来后顺便去了旁边免费的“国立古宫博物馆”,入口处还有纪念品发放,从毕恭毕敬的工作人员双手里接过的是一把端午节的扇子。
2005韩国端午申遗成功,着实刺激了中国人。一阵高丽棒子的骂声后,我们好象没事一样继续着各种传统节日千篇一律的吃喝享乐。黄金包装的天价月饼后,今年端午前我们又创造了鲍鱼粽子。
过节吃点喝点本是自然,但只是吃,就让应该更有意义的传统文化走了样。
据介绍,韩国的端午节,其主要纪念习俗有踏板比赛、摔跤比赛、菖蒲水洗头发、凤仙花染指甲、牛车游戏等,另外,有些地方还举行选拔“凤仙花小姐”比赛。所有活动的胜出者都可以得到纪念品,如给儿童传统游戏冠军赠送红豆冰山,给中老人赠送扇子等。
那天在首尔逛街,在街头巷尾、在市民广场,我们看到了一些端午节的活动,感受到了节日的气氛。
事实上,即便不是节日,在几天的观光游览中,我也能感觉出韩国在传统文化保护上的用心和成功。我的看法是韩国人已经把传统的文化注入了现代和国际的元素,成功地实现了传统文化在现代社会的转型,较之中国,更大程度上得到了国际社会的认同。
其实,端午文化是包括中国、韩国、日本等国在内的“汉字文化圈”共同的文化现象,在各个地区已经形成了不同的特色。所谓世界文化遗产其设立的初衷,不仅在于继承,更应该在于发展。好象一门绝技,几代人过后,不同的传承者已经有了不同的变化。对外人来看,谁是正宗好象并不重要,重要的是谁现在做得更好。
反思自己,更应该有所作为。像端午、中秋等传统节日,老实说“申遗”远不是目的。而真正对历史的传承,除了吃,更要发扬传统节日的文化内函。如果总是寄希望于别人的“钦定”,然后自己再来重视,不仅没有自信,也难真正得到别人的认可。
这一点上,我们也应该虚心向韩国学习。
端午节的礼品扇子
参观首尔博物馆的韩国书法艺术展
国立古宫博物馆纪念品部的售货小姐
昌德宫大门
一队古装宫廷仪仗队巡游在修复中的光化门前
妻在首尔一条修复过的传统街巷里留影
街头的端午节纪念活动现场
市民身穿传统服装在活动现场留影
现场的文艺活动表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