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情人节偶遇春节的感悟

(2010-02-09 11:29:44)
标签:

情人节

春节

婚姻

家庭

杂谈

分类: 生活随笔

 

我这个人一贯善于、或者说喜欢联想,如今天想到的情人节和春节的关系。

 

春节是中国人最隆重的节日,用以表达我们对家庭,更本质说对基于婚姻的社会单元里爱情、亲情和衍生出的单元间友情的重视和赞美。而情人节,我的理解则是对纯粹的男女爱情的极端颂扬和纪念。

 

像2010年这样情人节和春节合二为一并不多见。据说,上一次是57年前即1953年,而再一次则需要38年后即2049年。稀缺的事情一定有其珍贵的地方,情人节遭遇春节,如同爱情之于婚姻、两者的真正融合早已经是今日社会弥足珍贵的一种美丽神话。

 

的确,较之我们中国人一般对婚姻伴侣所谓爱人的说法,情人或者情人节这个称谓对传统的中国人似乎有一种淡淡的晦涩。事实上,西方的情圣圣瓦伦丁先生也是在未婚的状态中得道成仁的-----虽然这并不表明我们对婚姻中的圣瓦伦丁先生保持忠贞情感的可能性的怀疑,只是遗憾他没有进入围城。昌明的科技甚至已经把我们的爱情界定为一种可以用时间来计量的化学反应------最长的反应持续时间也只有可怜的2160小时。基于此,今天人们纪念由伟大爱情的见证人圣瓦伦丁先生而来的情人节是不是有些无奈?难道人世就不能有一天来传颂一种由激情归于平淡、由一时变为一世的婚姻情感吗?

 

可能的也是最简单的解释是,虽然我们都向往一生一世海枯石烂忠贞不渝一清二白缠绵浪漫的爱情,但不幸的是我们中的绝大多数都把它当作一种可望而不可及的幻想。在没有付诸努力之前、这个世界的共识已经抛弃了永恒爱情的理想,退而求其次的选择了情人节------既然一万年太久,那我们还是更现实地为饮食男女间也许稍纵即逝的化学反应欢畅吧。毕竟感情是人真实的产物和需要,感情是没有对错的。

 

更灰色的说法从社会学的角度否定了永恒爱情的可能,认为家庭是经济社会的需要。当家庭随着未来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而不复存在时,依存于家庭的所谓永恒爱情或现实一些的婚姻情感也将消亡。

 

当我们过去在情人节的氛围里畅想男女感情的时侯,上面的推断也许是一个晦涩的幽默,自娱自乐的我们又从另一个窗口知道这是一个并不完美的世界----虽然爱情让无数的男女为之动情,也为我们的世界增添了绚丽的光芒。

 

可喜的是,2010年的2月14日,当情人节偶遇春节,我们能更欣慰地感受人间的温暖----虽然不多,虽然可遇不可求,但,爱情和婚姻的结合并非永远是神话。

 

至少,在我们的心里,我们都应该祈盼:每年的情人节都是春节!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