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湖南博物院(2025.1.8长沙)

(2025-01-11 07:50:12)

湖南博物院(2025.1.8长沙)

湖南博物院(2025.1.8长沙)
青瓷十二时神。北朝时,始用十二时神(俗谓生肖俑)随葬,以压胜避邪,唐代将其纳入丧制。
湖南博物院(2025.1.8长沙)

湖南博物院(2025.1.8长沙)

湖南博物院(2025.1.8长沙)

湖南博物院(2025.1.8长沙)
龙纹心形玉佩
湖南博物院(2025.1.8长沙)
“镇南将军章”“宣成公章”金印。按晋礼制,只有太子及王侯等高级贵族才能享用龟纽金印。这两枚金印,证明墓主身份之高。“镇南将军章”官印不能随葬,只能仿制明器陪葬,故制作不如“宣成公章”精致。
湖南博物院(2025.1.8长沙)
螭龙纹金带扣。其造型与纹饰,属于典型的北方游牧民族风格。使用方式与今带扣基本相同。其工艺令人惊叹,采用捶揲和掐丝方法制作螭龙,龙上镶满小金珠,扣上还镶嵌有菱形、圆形绿松石46颗。
湖南博物院(2025.1.8长沙)

湖南博物院(2025.1.8长沙)

湖南博物院(2025.1.8长沙)
出行仪仗俑。西晋时贵族出行多有仪仗。前有骑马的鼓吹乐队、具装甲骑开道,后有持盾或背有箭菔的士兵殿后,中间为墓主乘坐的牛车、鞍马,旁有男仆女婢随从。这些俑的身份多为部曲。魏晋时期部曲地位卑微化,亦兵亦农。骑马俑及鞍马上的单马镫,为国内最早的见证物。
湖南博物院(2025.1.8长沙)

湖南博物院(2025.1.8长沙)

湖南博物院(2025.1.8长沙)

湖南博物院(2025.1.8长沙)

湖南博物院(2025.1.8长沙)
青瓷武士俑
湖南博物院(2025.1.8长沙)

湖南博物院(2025.1.8长沙)

湖南博物院(2025.1.8长沙)

湖南博物院(2025.1.8长沙)

湖南博物院(2025.1.8长沙)

湖南博物院(2025.1.8长沙)

湖南博物院(2025.1.8长沙)

湖南博物院(2025.1.8长沙)

湖南博物院(2025.1.8长沙)
青瓷镇墓俑:当圹、当野。
湖南博物院(2025.1.8长沙)
阴间守护神。此即唐代文献中“四神”:当圹、当野为镇墓俑;祖明、地轴为镇墓兽。一兽面一人面。按唐制四神早期高不得过尺(30.7厘米),此俑高达56厘米,显然已越制,这种现象在当时较为普遍。陶制镇墓俑、镇墓兽的葬制源于北朝东部。传入湖南后,多改为瓷质,并饰以釉下褐彩。
湖南博物院(2025.1.8长沙)

湖南博物院(2025.1.8长沙)

湖南博物院(2025.1.8长沙)

湖南博物院(2025.1.8长沙)

湖南博物院(2025.1.8长沙)

湖南博物院(2025.1.8长沙)

湖南博物院(2025.1.8长沙)
灯烛照明。六朝至唐代照明用具由青铜为主变向瓷器,按燃料不同分烛台、油灯两类;烛台燃腊,据《元和郡县志》载邵阳贡黄蜡。烛台制作精细,装饰繁华,多用于祭祀、法事、婚庆等具有仪式感的场合。油灯用于日常照明,制作较为简易。
湖南博物院(2025.1.8长沙)

湖南博物院(2025.1.8长沙)

湖南博物院(2025.1.8长沙)

湖南博物院(2025.1.8长沙)

湖南博物院(2025.1.8长沙)

湖南博物院(2025.1.8长沙)

湖南博物院(2025.1.8长沙)
枕以寄情。瓷枕流行于唐,是长沙窑的大宗产品。瓷枕既可纳凉,又可作为少女寄情的载体,诗文多描述对心仪“萧郎”的思念;或绘双鸾、双雀,表达对爱情美好的向往;或以狮、犀等猛兽为座,据《旧唐书·五行志》载可以辟邪、辟魅、宜生男。
湖南博物院(2025.1.8长沙)
摩诃罗。长沙窑烧造了许多婴幼儿形瓷玩,实为唐宋时期流行的摩诃罗,也作摩喝乐,其名译自梵文Mahoraga,后随粟特人入华而传入,演变为七夕时赠送亲朋的求子吉祥物。
湖南博物院(2025.1.8长沙)
唐 动物形瓷玩。汉以来倡导尊老敬孝的同时,爱幼之风也悄然兴起。长沙窑生产大量的瓷质玩具,多塑鸟、兽等或人形,形态各异,神态可掬,或可吹奏。动物造型多作萌态,可与当今卡通形象媲美,说明匠师创作时对儿童心理有较深的揣摩。
湖南博物院(2025.1.8长沙)

湖南博物院(2025.1.8长沙)

湖南博物院(2025.1.8长沙)

湖南博物院(2025.1.8长沙)

湖南博物院(2025.1.8长沙)

湖南博物院(2025.1.8长沙)

湖南博物院(2025.1.8长沙)

湖南博物院(2025.1.8长沙)

湖南博物院(2025.1.8长沙)
唐 狮、象形镇纸。长沙窑址出土。宋刘子翚《书斋十咏·压纸狮子》载:“镇浮须假重,刻石作狻猊(狮子形)。”大量镇纸的出现,反映当时书写载体由简牍变为纸本。
湖南博物院(2025.1.8长沙)

湖南博物院(2025.1.8长沙)

湖南博物院(2025.1.8长沙)

湖南博物院(2025.1.8长沙)

湖南博物院(2025.1.8长沙)

湖南博物院(2025.1.8长沙)

湖南博物院(2025.1.8长沙)

湖南博物院(2025.1.8长沙)

湖南博物院(2025.1.8长沙)
南朝 铜舞蹈俑。1983年津市孽龙岗出土。舞蹈女子绾发,侧颈作仰望嘻笑状,上衣下裳,小袖短服,胡服特征明显。
湖南博物院(2025.1.8长沙)

湖南博物院(2025.1.8长沙)

湖南博物院(2025.1.8长沙)

湖南博物院(2025.1.8长沙)

湖南博物院(2025.1.8长沙)

湖南博物院(2025.1.8长沙)

湖南博物院(2025.1.8长沙)

湖南博物院(2025.1.8长沙)

湖南博物院(2025.1.8长沙)

湖南博物院(2025.1.8长沙)

湖南博物院(2025.1.8长沙)

湖南博物院(2025.1.8长沙)

湖南博物院(2025.1.8长沙)

湖南博物院(2025.1.8长沙)

湖南博物院(2025.1.8长沙)

湖南博物院(2025.1.8长沙)

湖南博物院(2025.1.8长沙)

湖南博物院(2025.1.8长沙)

湖南博物院(2025.1.8长沙)

湖南博物院(2025.1.8长沙)

湖南博物院(2025.1.8长沙)

湖南博物院(2025.1.8长沙)

湖南博物院(2025.1.8长沙)

湖南博物院(2025.1.8长沙)

湖南博物院(2025.1.8长沙)

湖南博物院(2025.1.8长沙)

湖南博物院(2025.1.8长沙)
元青花人物故事玉壶春瓶,高30厘米,口径8.4厘米,1956年常德市出土。此瓶造型秀美,主体纹饰为人物故事,正中头戴凤尾高冠、身着甲袍正坐的是秦朝名将蒙恬,后立武士双手捧书有“蒙恬将军”的大旗,蒙恬前方有一名武士抓着俘虏,另一名武士俯身做汇报军情的样子,画面传神,繁而不乱。是元青花中的精品之作,被誉为全世界人物题材元青花排名前三甲的藏品。
湖南博物院(2025.1.8长沙)

湖南博物院(2025.1.8长沙)

湖南博物院(2025.1.8长沙)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