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小学美术学科教学建议

(2009-03-06 11:30:13)
标签:

杂谈

分类: 百家之言

小学美术学科教学建议

(征求意见稿)

      美术课具有人文性质,是学校进行美育的主要途径,是基础教育阶段的一门必修课程。美术课程通过美术创作和美术欣赏等教学活动,旨在培养学生的基本美术素养,激发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在广泛的文化情境下认识美术,培养创新精神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促进学生素质的全面发展。

    为了进一步规范美术学科的教学,提高教学质量,制定本教学建议。

 

一、教学准备

    第1  认真学习《全日制义务教育美术课程标准》,明确课程的性质、目标,分析各学习领域的阶段性要求,参考教学建议,理清教学思路。

    第2  通读教材,全面掌握教材内容,理解教材编写意图。研读本册教材和教参,把握本学期教学目标和主要教学内容。

    第3  分析学情,把握学校美术教学现状,了解班级学生已有的美术认知、技能水平和美术学习习惯等。

    第4  根据教学内容制定具体教学进度。进度体现年段、班级、周次、课题、课时数、教学目标、主要教学内容和所需教学用具等。

    第5  明确完成学期教学计划所需的实施办法和措施,每学期初向学校提出必要的器材和美术耗材的配置方案。

    第6条  钻研本课教材,把握教材中涉及的美术知识、表现技能,挖掘美术的人文内涵,梳理出本课的教学目标、重点和难点。

    第7  教学目标要明确、具体、恰当,教学重点要突出,一节课的教学重点一般不超过两个。教学难点要针对学生不易掌握的内容和方法,难点抓准,解决得法。

    第8  教学内容要围绕本课的美术相关知识和基本技能展开,重视学生审美、情感体验和技能实践,注意美术教学的直观性特征,重视智力与非智力因素的开发。

    第9  根据课时内容,设计恰当的教学过程和方法。设计教学层次清晰,衔接自然。遵循循序渐进原则。各环节时间分配得当。

第10  准备教学所需的教具和学具。教具呈现时应注意直观性,针对性,图象要清晰,造型和色彩要适合教学需要,要有审美价值和启发作用。教具设计布局合理,分配适时、恰当。学具尽可能让学生方便、易得。

    第11  根据学生年龄特征,从兴趣入手,设置相关的情境,充分利用教具。预设教学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困难及解决方法。

    第12  进行适当的技能备课。在加强日常美术技能训练的基础上,对课堂示范、教学内容进行一定的课前演练,提高范画的质量,预设教学重点、难点。

    第13  创设良好的教学环境。美术教室内应营造舒适、整洁的艺术氛围,在室外教学,要事先实地考察,注意场地安全,并减少干扰。

 

二、教学实施

  

 第14  选择合适方式进行新课导入。导入应能引起学生注意、激起学生学习兴趣、思维指向教学内容和目标、便于学生建立新旧知识的联系。

    第15  营造宽松、民主的美术氛围。鼓励学生主动地学习探究,通过思考、讨论、对话等活动,创设有利于激发创新精神的学习环境。引导学生在美术创作活动中,创造性地运用美术语言;在美术欣赏活动中,开展探究性的学习,发表自己独特的见解。

    第16  讲授时语言要简练,美术术语运用准确,提问要紧扣教学目标.把握提问时机,问题要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给学生一定的思考空间。

    第17  欣赏教学中,不要急于用简单的讲解代替学生的感悟和认识,多给学生感悟艺术作品的机会,通过比较、讨论等方法,引导学生体验、思考、鉴别、判断,提高他们的审美情趣。

    第18  根据教学需要适当进行课堂示范,加强学生感性认识。示范要步骤清晰,有一定的启发性,保证全体学生看清。同时,要避免学生机械地临摹老师示范的现象。

    第19  对学生的课堂学习、参与、问答、练习等情况要即时评价反馈。评价要注意形式多样,针对性强。

    第20  要充分保证学生课堂练习的时间。练习的内容和形式可灵活多样,要求明确,针对性强,符合学生实际技能水平。课堂练习尽量课内完成,课外作业以预习和拓展为主,不增加学生课外作业负担。

    第21  尽可能运用自然环境资源以及校园和社会生活中的资源,进行美术教学,户外教学时要注意安全。

    第22  练习过程中教师要注意对每位学生的巡视辅导,鼓励学生大胆尝试、相互合作。

 

三、教学评价

 

   第23  注重评价与教学的协调统一,加强形成性评价。关注学生掌握美术知识、技能的情况,重视学生美术学习能力、态度、情感与价值观等方面的评价;强化评价的激励作用,弱化评价的选拔作用。

    第24  及时收取整理学生的美术作业,采用多样、连贯的评价方式,如分数、等级,部分作业写评语等。除采用教师评价外,还可以采用自评、互评或座谈等方式,以充分肯定学生的进步和发展,并使学生明确需要克服的弱点与发展方向。

    第25  关注学生美术学习表现,通过对学生的学具准备、课堂发言、课堂纪律、合作探究能力进行观察、适当记录,为期末学生学业评价提供参考依据。

    第26  美术学习的阶段性学业评价从认知水平、实践能力和情感态度三方面来评价。认知水平以平时课堂表现、课堂书面练习或期末美术基础知识考查为依据;实践能力以平时美术作业成绩为主,期末创作成绩为辅;情感态度以美术学习表现评价为依据,并参考学生参加其他美术活动的表现,进行阶段性综合评定。

 

四、课外活动

 

    第27  制定的学期教学计划时应包含课外美术活动的安排,结合学校的统一部署,确定活动计划。

    第28  课外活动也要备好课,形式上可以做各种尝试。如兴趣小组、社团活动等,还可以组织专题活动、课堂延伸、参与美术比赛、展览等。

    第29  广泛利用校外的各种课程资源,包括美术馆、图书馆、公共博物馆及私人博物馆、当地文物资源、艺术家工作室和艺术作坊等。学校与美术馆、博物馆以及社区携手,开展多种形式的课外活动。有条件的学校可开展学生之间、学校之间、省市之间和国际的学生作品、教师教学成果等方面的交流。

    第30  美术课外活动要力求全员参与,辅导学生应更关注学生个性的差异,因材施教,让学生在活动中把学到的知识融会贯通。注意及时表彰鼓励。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