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加法与减法

(2010-06-14 09:09:40)
标签:

减法

加法

咸丰皇帝

儒家

曾国藩

涅槃

程朱理学

杂谈

分类: 恬淡人生
          人生需要懂得什么时候该做加法,什么时候该做减法。

 

        老子说:“为学日益,为道日损,损之又损,以至于无为。”在这里谈到了做加法和减法目的的殊异:如果是为了增加知识技能的不足,那需要广泛的积累和补充,这里就有了先秦儒家“日日新,苟日新,又日新”的味道;如果是修心以接近“大道”的范畴,那就要做彻底的减法,减去一切不合乎“大道”的枝桠节蔓,这里就有了宋明儒家程朱理学“存天理,灭人欲”以及佛学中“空”与“不空”的相对辩证关系。

 

        我觉得男人四十岁应该是一道修为的分水岭,在这之前人生是做加法,哪怕是从世俗的生活而论,也是财富的积累、技能的学习、孩子的诞生、阅历的复杂、视野的开阔;在这之后人生是在做减法,也从世俗生活而论,记忆的衰退、往事的回忆、认知的恒定、亲人的逝去、体力的下降,容颜的衰老,惶惶然间已至垂垂老矣,唯有的只是“英雄暮年,壮心不已”。

 

        做加法的时候,是儒家“格物致知”的时候,穷其所有精力与时间做自己关注的事情。曾文正公壮年时候致仕京城,定下了“诚”、“敬”、“静”、“谨”、“恒”的五字箴言,“诚”为心诚,对待自身以及自身之外的事物诚心诚意;“敬”为敬重,敬重自己的事业,学问,亲人,朋友;“静”为慎独为修心,专气致柔不离;“恒”为恒定,认准了一个目标,绝不动摇,守得一个恒心,有规律有内涵的生活,这是儒家“内圣”的综合要求。

 

        及至曾国藩中年以后,时局动荡人心浮动,曾国藩向咸丰皇帝连上五道奏折直陈时弊,大胆的批评咸丰皇帝文饰其非的毛病。随后经历十几年的卓绝征战平定太平天国之乱,使得清王朝又残喘六十年,被誉为“中兴名臣”。这是儒家“外王”的具体体现。

 

        成功之后的曾国藩做人及其内敛,深刻明白“祸兮福之所伏,福兮祸之所依”的并列关系,淡定做人不为利益所动,可谓在个人修养和外在事功上,都可以称得上为“完人”,很好的做到了加法和减法之间的相互转换关系。

 

        做好加法,可以使人生明确方向,做好积累,孔子说“君子病无能焉,不病人之不知己也”,人生最可怕的是你没有做好准备,就是再好的机会到来也是擦肩而过,甚为遗憾。不要忧虑天下人不知道你,那是因为你还没有具备让天下人知道你的能力,心无旁骛的学习吧,苦心人,天不负。

 

        做好减法,人生活着就有了意义,知止可以不殆,知无为可以有为,知天道可以安心净意,可以了无遗憾的面对这个世界,减到极致那就是佛涅槃的境界。加法和减法不是矛盾的事情,就像自然界中的阴与阳,可以互相转换,加法中有减法,减法中有加法,存乎一心而玩乎其妙。

 

        这又怎能是用文字可以描绘清楚呢?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动物慰灵碑
后一篇:浮华如梦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