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史学
(2011-06-20 09:01:33)
标签:
杂谈 |
分类: 社科微尘 |
一、心理史学的定义
心理史学是一门专门处理人类群体对于特定的社会与经济刺激所产生的整体反应的极端抽象的统计数学科学。
二、心理史学的两大假设和三大公设
1、
①在未来的一千年间,人类社会没有任何基本上的变化
②人类对于各种刺激的反应恒常不变
2、
①
一般认为,将心理统计学应用到小于一个行星的人口时,就失去了意义。这是心理史学公设中的随机条件。
②在目标尚未达成之前,人类不得预知心理史学的结论,也称作谢顿第二定律。
②
三、心理史学的数学建构
1、
2、
3、
利用整个行星的心理倾向分布,还有不稳定的情感模式,来表现行星上存在的两种主要经济阶级——它的范围也可以扩大为整个星区,意义是张力的极限。
4、
四、心理史学中的数学概念
1、
2、
五、心理史学的数学特点
心理史学成功的基础,在于谢顿函数的发展与正确的利用。这些函数所表现的性质,正好完全等于社会与经济力量的总和。
在心理史学的数学架构中,只牵涉到了三阶方程式。任何偶发性事件,只要几率大于某个值,全都会涵盖在里面。
心理史学是一门统计科学,因此随着时光的流逝,失误的几率会以几何数列的方式增加,最远可以预测1500年。其准确度a与时间t的近似函数关系式是:
a=-0.000401868766t+1.058919533663
六、心理史学的理论基础
1、
2、
3、
4、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