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林之旅【15】——两江四湖之暮色榕、杉湖

标签:
无锡张文律师桂林榕湖杉湖阳桥古南门日月双塔桂林米粉两江四湖 |
分类: 行摄形色 |
两江四湖之暮色榕、杉湖
无锡
早早的晚饭后,一行几人打车前往市中心。
趁着夜色未临,想一览城中湖景,
当然时间有限,只能游两江四湖中的局部。
榕、杉湖景区位于桂林城中央,
是一个水体相连的连心湖。
北与中心广场比邻,南与漓江隔路相望,
繁华的中山路穿过湖区,是桂林城中开放式的休闲步行公园。
她以阳桥为界,东为杉湖,西名榕湖,
杉湖,东西长约390米,平均宽度180米,水域面积7.02公顷,
榕湖东西向长860米,平均宽度110米,面积约9.46公顷。
因湖岸生长的榕树,杉树而得名。
唐宋时期为,为人工开掘的城南护城河,称为南阳江。
元代称为鉴湖,明代城池扩建,成为内湖。
自清代始,富绅名士纷纷于湖岸边结庐而居,
文人墨客于湖畔吟诗作赋,一时间成为桂林文化活动的中心。
古南门,位于榕湖北岸。
又名榕树门。
据载为唐代名将李靖于武德四年(621)平定岭南后,
在桂林筑置城守新建,是桂林"唐城"的南大门,距今1300多年。
北斗桥,位于榕湖之中,
东连湖心岛,西连古南门,
桥形布局走向按北斗星分布,故名北斗桥。
桥面栏杆全部用房山高级汉白玉打制,是广西目前最长的汉白玉桥。
整座桥桥形美观工艺精致,晶莹剔透。
桂林的两江四湖闻名遐迩,
所谓两江四湖景区,
是指由漓江(市区部分)、桃花江、木龙湖、桂湖、榕湖、杉湖构成的环城风景带。
(高达5.6米,由整块花岗石打制而成的月门)
其中,以体现“城在景中,景在城中”
山水城市空间特征为特色的榕、杉湖景区,
通过重塑临水地段的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
再现山水城的水系风采,
景区内,不论园林绿化,并或亭、台、楼、阁、园林建筑
和名人雕塑,或名花、名草、名庭、中外名人雕塑博览园和桂林山水诗廊,
均可感受到桂林的天生丽质与深厚文化底蕴。
夕阳西下,万盏齐明,灯火阑珊。
清波拍岸,芳草缤纷,佳木繁荫,沿湖岸线,斗折蛇行。
位于榕湖湖心的湖心岛,
临水采用叠石生态驳岸,
岛中建有目前广西最大的汉白玉龙船舫。
音乐喷泉,由主喷和四组水型构成,
成圆状飘舞在湖的中央,与周围景观交相辉映,
主喷居中,沸腾时水柱凌空百米,
堪称广西之最、桂林水景的标志与象征。
四组水型闻音乐跃出水面翩翩起舞,
随旋律节奏瞬间变化出灿烂迷人景致。
榕湖之中的古榕双桥,
桥型采用中国著名桥梁——圆明圆天宝坞桥型,
设计为人行并列双桥。
此桥设计采用波形桥梁,线型优美舒畅,
与周围优美的湖光山色相得益彰。
桥长30米,单桥宽4米。
上图中左侧的桥梁应该是榕溪桥吧,
榕溪桥位于榕湖北路,在丽泽湖与榕湖相交处。
桥型仿我国著名石拱桥赵州桥的桥型,
桥身简洁明丽,内涵深厚、韵味无穷,
是中华民族几千年的智慧结晶。
桥长26米,宽8米。
穿越阳桥桥洞,便可前往杉湖游览。
湖水几乎没及人行通道,
桥洞内,两侧墙壁之上的浮雕壁画,颇具东方古典文化韵味。
日月双塔,座落在杉湖中,
两塔之间以建在湖水之下的8米长水族馆相连。
日塔为铜塔,位于湖中心,高41米,共9层,
铜塔所有构件如塔什、瓦面、翘角、门拱、雀替、
门窗、柱梁、天面、地面等均由钢材铸锻而成,
并以精美的铜壁画装饰,
整座铜塔创下了三项世界之最-——
世界上最高的铜塔,
世界上最高的铜质建筑物,
世界上最高的水中塔。
阳桥之下的湖景,幽静而迷人,
阳桥之上的夜市,早已是人声鼎沸,
游人摩肩接踵。
游完榕杉湖,穿过夜市,夜色已晚。
中山路上依旧华灯亮丽,游客川流不息。
今晚的夜宵,是闻名中外的桂林米粉,
粉条圆细而柔韧,
辅以葱花、香菜、碎生辣椒、红椒油、老蒜蓉、酸豆角……
还有香肠,味美之极,让人禁不住垂涎三尺,哈哈
桂林米粉中卤水鲜美芳纯,肉菜香松而爽口,
桂林米粉以它独特的风味而闻名,
越是老店,生意越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