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九江时,参加了龙宫洞石钟山一日游。
未进洞口,先觉清凉。洞外是烤箱,洞内是冰箱。十八九度的恒温,冬暖夏凉。洞内幽暗清冷,奇形怪状、千姿百态的钟乳石在霓虹灯的照射下绚丽夺目,令人眼花缭乱。定海神针、龙王宝座、石鼓石柱、石龟石龙……惟妙惟肖,活灵活现。让人不得不感叹大自然的神奇造化。
据考察,庐山地区在远古时期是一片汪洋大海,沉积着厚实的石灰岩。以后海底上升形成陆地,石灰岩藏在地壳里,约在几十万年前的冰河期,地下水下降,溶洞干涸,雪水滴落,慢慢地形成石灰溶岩,此即龙宫洞形成的科学说法。
感触最深的是石上的层层年轮,据说是几十万年前河水冲刷的结果。几十万年也就那么一晃而过,那朵云、那片海、那些花花草草飞禽走兽呢?都去了哪里?
我们实实在在地来过,又匆匆忙忙地走过,流水无声,雁过无痕。漫漫人生相对于悠悠时光,不过是白驹过隙;芸芸众生相对于浩瀚宇宙,不过是沧海一粟。那些曾经刻骨铭心的往事最终云淡风轻,那些苦苦祈求的心愿终将烟消云散。
http://www.jiujiang.gov.cn/zjjj/jxhs/fjms/longgongdong/04.jpg
石钟山是不能不去的,因了苏轼的《石钟山记》。教育的力量是庞大的,一篇课文深入人心。
不过是一座形似大钟的小山,名人却赋予它无比的神韵。它因此而活了起来,散发着迷人的魅力。山前立着苏轼的白色雕像,长须长袍,个子略显矮小。周围绿树葱茏绿色弥漫,每一棵树都在诉说生命的故事。
拾级而上,一座亭子,一口石钟,有人前去敲钟,钟声悠扬,唤醒沉睡的历史,招来吉祥的祝福。人们总是喜欢用各种各样的方式祈福,祈祷美梦成真,祈求幸福降临。
登高望远,看得见浩瀚的长江与鄱阳湖,浑黄的江水和碧绿的湖水形成一条清晰的分界线,泾渭分明。石钟山地势险要,控扼长江和鄱阳湖,居高临下,进可攻,退可守,号称“江湖锁钥”,自古即为军事要塞,成为兵家必争之地。
http://www.51766ls.com/line/img/2009317123755422.jpg
坐船游湖。
烟波浩淼,南风拂面,观山看水,水天一色。最让人感叹的是那些水鸟,小小的身子轻盈而矫健,时而高飞,时而低旋,似乎永不知疲倦,一刻不停地在水面上飞翔。不由地为它们担心:这些可爱而执著的小精灵,它们在何处落脚?它们何时才歇息?它们飞得这般专注这么快乐,让人心生感动。
执著源于信念,快乐源于心境。我们终其一生在追求什么?是功名利禄,还是水鸟般的单纯快乐?
若为水鸟,死而无憾。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