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幽灵礼物
幽灵礼物 新浪个人认证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10,126
  • 关注人气:1,403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特斯拉:华尔街的逼空游戏

(2013-07-15 08:35:00)
标签:

杂谈

创投

股票

特斯拉:华尔街的逼空游戏

特斯拉:华尔街的逼空游戏

华尔街打个喷嚏,A股就跟着流鼻涕,谁让中美是夫妻呢(汗)。

“一个比乔布斯、比尔盖茨还要传奇的人物马上就要被全世界家喻户晓,他的tesla电动汽车完爆比亚迪,性能比肩法拉利保时捷,百公里加速只需4秒,13000的最高转速。一次充电可行驶426.4公里,半小时充电完成(以后充电时间还会缩短,因为刚出现了4秒充电纳米技术)最最吸引人的是在Musk即将建成的遍布各处的太阳能充电网络中,充电永远免费。tesla解决了电动汽车的电池难题,相信10年后消耗石油的汽车将绝迹,就象晶体管淘汰电子二极管一样。“就这么一段某周刊漏洞百出的文章,竟被各个媒体网站纷纷转载 ,免费为别人捧脚拿无知当有趣,不知何故乎?

为了说明特斯拉的炒作本质,我在这里先做一下关于电动车的科普。电动车有几种,分别是纯电动车(EV)、油电混合动力车(HEV)和双模混合动力车(PHEV)。纯电动车不言而喻是完全靠电池驱动的,需要充电;双模混合动力车则是油、电两套动力系统,电没有了用油,油耗光用电,这种车和纯电动车一样是要单独充电;油电混合动力(HEV)车则是油电一体化,根据车辆的运行状态自动实现油电切换,由于在用油的过程中就完成了充电,因此油电混合动力车不需要充电。

从上述三种车型的实用性来讲,HEV无疑是最适合普及的,因为他没有新设充电设施的要求,现有的加油站就能补充动力。而EVPHEV都需要充电,如果这类车普及了,遍布市区的充电设施则是必不可少的。而且一次充电4个小时也是令人无法忍受的,目前有充电站采用直接换电池的方式,但对于小型乘用车而言并不适用。

换电池为什么不适用?国家电网在青岛市薛家岛建设了一个大型充电站,专供180辆电动大巴充电使用,总投资3.5亿,180辆车不间断行驶,充电站设计了机械手、大型备用电池库,采用波谷(夜间充电0.2元一度)等,每度电售价3.5元(目前民用0.4元、工业1元),仍需要3年回收投资。由此可见,充电站的成本非常之高,其次是如果机械更换电池,则汽车的电池仓必须要重新设计,这需要多部门协同配合,目前很难实现。上述案例可见“太阳能充电全免费,10年石油绝迹“毫无根据,太阳能发电成本更贵,目前是1.5元人民币的发电成本几乎是全球最低,如要降至1元以下,需要大幅提高光伏电池转化率,那就需要另外一场革命了。

人类登上过月球就说登月如同串门,4秒纳米充电还是个遥远的梦。

综上所述,特斯拉纯电动车普及有很多障碍,但设计成跑车,让有闲钱的富裕阶层体验一下电动车的驾驶感觉则是另外一种玩法,但这种玩法离普及和量产还有很大距离。汽车只有量产才能实现业绩的增长,这对于特斯拉而言非常遥远。丰田的油电混合动力车2012年实现百万辆车的销售,但这并没有给丰田汽车带来革命性变化。

关于特斯拉解决了电动车的电池难题,这也是一个谎言,据行业专家介绍,特斯拉的电池系统完全是由日本团队设计,在网上我找到了相关文献,确实如此(见图)。

特斯拉:华尔街的逼空游戏

特斯拉汽车有其美轮美奂的地方,优美的设计、汽车与电池的完美结合,舒适的驾驶体验,这些都是特斯拉的优点,针对电池特性设计的电动跑车也的确是全球首创,仅此就鉴定为汽车工业甚至能源革命,那就太过离谱。有数据显示,全球电动车最普及的国家是日本,目前电动车普及率已达7%,预计2015年能达到15%,真正的电动车大市场在日本。

从特斯拉汽车的特性我们可以判断,这间公司成为大型电动汽车制造企业的条件尚不具备,但为什么这间刚刚扭亏的公司,股价却从年初的30一路暴涨至129美元?

特斯拉:华尔街的逼空游戏

从行业及产业来讲,特斯拉所处的行业并不具备爆发性增长的潜力,去年的特斯拉一直在盈利与亏损的边缘挣扎,去年10月的A123宣布破产也告诉投资者,锂电及相关产业随着全球经济的疲软滑入低估,比亚迪等公司业绩大幅回落,这样基本面的公司无疑是投资者坚定做空的标的,连 CEO穆斯克也在Twitter上说:“特斯拉正面临着大规模的做空,因为太多人希望我们失败了”。在锂电行业乃至全球经济不景气的条件下,美联储的QE政策却让美国股市迎来了前所未有的牛市,牛市的步伐让空头被套乱了方寸,很多投资者被迫融券补仓,空头反成做多主力。牛市+空头补仓+一般般的业绩,股价就能飙升4倍,任谁也不会相信,除非有幕后操控做多的手,才可能在舆论、股价上如此完美结合。

我们承认,特斯拉有其不少优秀的和其他厂家学习的地方,但就这么一个距离普及尚远的车型和其目前具备的技术资源,离“革命”还相去甚远,4倍的涨幅肯定离不开那只逼空的“手”。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牛市歌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