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解读唐诗宋词 感悟生命之美

(2011-04-21 12:48:21)
标签:

杂谈

解读唐诗宋词 感悟生命之美

——胡遂“唐诗宋词中的生命之美”讲座

    4月19日晚,中国语言文学学院教授、“我最喜爱的老师”之一胡遂在复临舍讲授“唐诗宋词中的生命之美”讲座。现场,美女教授胡遂还为大家吟唱了唐诗宋词。

    此外,此次讲座还是湖南大学“2011博士论坛”第四期暨“文泉”学术系列讲座开幕式,中国语言文学学院刘再华书记出席讲座并宣布系列讲座活动开始。

胡遂主要从三方面来讲述唐诗宋词中的生命之美:奋进之美,悲悯之美,圆融之美。

   生命奋进之美,从李白杜甫等文人积极开拓的态度,到杨炯、孟浩然、陈子昂、苏轼、岳飞追求理想抱负的生命价值观,都展现出唐诗宋词中的一种生命昂扬奋进的可贵美质。“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对于奋进之美,胡遂强调人生要对得起所承受的苦难,要拿出乐观向上的态度。

   生命悲悯之美,李煜、晏殊、白居易等诗人等唐诗人宋词人,都喜欢在诗中抒发对生命的悲悯情怀,她强调,生命需要关怀和悲悯,悲悯是做人的根本,做一个懂得悲悯和珍惜的人,让生命更加从容。

   生命圆融之美。王羲之的《兰亭序》、张惠言的《水调歌头》和张九龄的《感遇》给我们一种保持风节,至德至善的情操,“德是一种至善的态度”。正所谓“道通大地有形外,思入风云变态中”的哲学高度,从“自得”中获得生命安顿与生命提升,这是中国诗学最灿烂圆融的生命境界。

   胡遂总结到,“生命的经历是朝来风,晚来雨,死亡与诞生是相互联系的,要从至德中得到生命的安顿与提升。”

   互动环节,胡遂教授应邀吟唱了《登鹳雀楼》等诗文。

   讲座过后,在爱晚红枫上有同学发帖,“胡老师的生命哲学,值得每一位大学生借鉴和学习!”“此次讲座引起大家对唐诗宋词的热爱与对生命之美的关注和思考。”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