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岁寒三友谈气节

(2009-09-02 20:25:08)
标签:

岁寒三友

松树

竹子

腊梅

竹影婆娑

忠贞不渝

气节

刚直不阿

破蕊怒放

分类: 散文

      岁寒三友谈气节

                      岁 寒 三 友 谈  

 

                 傅 庆 平 

 

 

    2010年8月本文被选入《作文新天地》高中版2010年第八期刊登。读者可在北京龙源期刊网站查阅。

    3月3日我收到杭州寄来的2本“浙江教育学院”高中版《作文新天地》期刊。其中原文刊登了本人博客上的散文《岁寒三友谈气节》,文章前加了半个页码主题点评和阅读辅导。在我文章标题前加了“美文”二字。还为本文配了2副精美的图片。该书为112页码。

 

附:“浙江教育学院”《作文新天地》高中版《岁寒三友谈气节》原文点评;

 

主题词《气节》
     中华民族自古以来就是崇尚气节的民族。“朝闻道,夕死可矣”揭示的是气节的源泉:“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归纳的是气节的拓展。“英雄生死路,却是壮游时”。抽象的是气节的升华。历代有识之士,无不自觉地汲取先辈的高尚气节之精神营养,以坚定自身的信仰和追求。砥砺情操和品德,越是沧海横流,越是志存高远。成了数千年来支撑中华民族生生不息衰而复兴的灵魂和脊梁!


阅读:
    国人对于岁寒三友的称谓由来已久,自是达成共识。其风骨清高不作媚世之态;涤人之秽肠而澄滢其神骨。致人胸襟风度品格情趣与高尚之品性,深博世人爱意。千百年来它们清雅淡泊的品质,傲世而立的品格,一直为世人所钟爱,成为一种人格品性的文化象征。这是它们自身本性使然,也与历代文人墨客,隐逸君子的赏识推崇不无关系。
 

 

    我对竹子的偏爱自小时候就开始了,尤其在太原上初中时曾前往悬中寺,在万木萧疏一片枯黄的冬天里,我看到的凤尾竹依然是那样青翠碧绿,寒风凛冽中她那摇曳的身姿潇洒而柔韧。她那生命的顽强精神至今让我难忘。

 

    松竹梅常被人喻为岁寒三友。 岁当长寿解,竹子四季长青,冬不落叶。所谓“岁寒三友”,即松树、翠竹、梅花 。竹子碧绿而青翠,她宁折不弯挺而直上,于寒风中摇曳而不倒,冬叶绿而不凋,更因为竹子生长的笔挺而有气有节,才有节气之说。挺拔多姿的翠竹有不畏严霜的高洁风格,历来被中国古今文人们所敬慕。故古往今来文人雅士都把她比喻为忠贞的人品和可贵的友谊。


 

    松是坚贞不屈的典范。她迎着风暴雨雪兀立于孤峰岩隙,在孤独中也总是不屈不挠。她一年四季都笔直地站在自己生存的地方,无论怎样恶劣的环境,也无论在山巅峭壁怎样的险峻孤苦中,她都纹丝不动挺立如铁血丹心守卫边疆的战士。它一簇一簇的绿叶,像无数根钢针一样显示着自己所向无敌的气质。松从来都是绿的,从不变黄,从不凋谢,从不据险自傲。试问,别的树跟它比起来,能有她独立于世的风格吗!


    松树四季常青,姿态挺拔,叶密生而有层云簇拥之势,在万物萧疏的隆冬,松树依旧郁郁葱葱,精神抖擞,象征着青春常在和坚强不屈的气质。松树的品格是国人最为崇拜的。

 

 

   ,一个顽强,具有强大生命力的象征。它不管在什么时候,在什么地方,无论是石缝,是泥土,它从来都是顶天立地,顽强地生长起来的。而且不向别人炫耀自己。它具有不畏任何艰险,不怕任何打击的硬骨头精神。

 

    因为竹子的虚心,人们总把她当作衡量人品的期望。因为她的笔挺的躯干,使得人们期望做人能象她一样的梗直坦诚,光大洁净。因了她生长的每一个结节是由于竹节的中气存在,人们期望做人要有骨气有节度,有做人的原则和尺度,而不能随意为了一点利益或好处丢失了努力向上的贞节、骨气和品德。我喜爱竹子还在于她从来不奴颜媚骨,从来不献媚取宠,我酷爱她傲骨铮铮宁折不弯的柔韧和顽强生存于世的精神。人,要是能象竹子一样永葆自己的品格和节气,那么她生命的价值不也就和竹子一样四季长青,碧绿不衰吗!


    竹是高雅、纯洁、虚心、节操的象征,古今庭园几乎无园不种竹,居而有竹,则幽簧拂窗,清气满院;竹影婆娑,姿态入画,竹的碧叶经冬不凋,清秀而又潇洒。古往今来,“不可一日无此君”已成了众多文人雅士的偏好。

 

 

 

    梅,“旷野数枝梅,凌寒独自开。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腊梅是在别的花都凋谢后,独自面对着呼啸的北风,肆虐的冷雪,从泥土里顽强地生长出来,在一片白茫茫的雪原,虽然她长得十分艳丽夺目但她却从不因此而孤芳自赏……但是,等到春天到来后,百花齐放之时,她却凋谢了,枯萎的只剩下一根光秃秃的枝干。她无人知晓的黯然泪下。但当她看到别的花都开始迎着春的温暖争艳开放之时,它却自然而然地欣慰地笑了。正所谓:“俏也不争春,只把春来报。待到山花烂漫时,它在丛中笑。”


    梅花为中国传统十大名花之一,姿、色、香、韵俱佳。宋人林和靖的诗句“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将梅花的姿容、神韵描绘得淋漓尽致。漫天飞雪之际,独有梅花笑傲严寒,破蕊怒放,这是何等的可敬、可爱、可贵啊!

 

 

    松、竹、梅。松、竹经冬绿叶不凋。梅则迎寒开放,因称“岁寒三友”。天寒地冻,花木凋零,只有松竹梅欣欣向荣,一派生机。其实松和竹是四季常青的,只有梅到了冬天才分外精神。三位朋友以松为首。因为它从南到北分布最广,孤松在山巅上凌空独立,远看有“暮色苍茫看劲松,乱云飞渡仍从容”的视觉奇观。大片的松林在清风的摇撼中形成“朔风吹,林涛吼,峡谷震荡”震撼人心的松涛的听觉效果。我因此多次上过太原的天龙山写出了“听松”一诗在太原报首先发表后又多次被其他报刊和网站转发。  

 

    我觉得也可以这样来形容岁寒三友:松透露出一种钢气,虚心竹有低头叶,傲骨梅无仰面花。松、竹、梅都有着刚直不阿的秉性,让人敬佩不已。我爱岁寒三友,更爱具有岁寒三友精神的人。 
 

   中国古代文人喜爱寄物抒情,借以自然生物来表现自己的理想品格和对精神境界的不懈追求。坚毅不拨的青松,挺拔多姿的翠竹,傲雪报春的冬梅,它们虽系不同属科,却都有着不畏严霜寒凤的高洁风格。它们在岁寒中同生,历来被中国古今文人们所敬慕,而誉为“岁寒三友”,以此比喻做人应该具有的风格、节气、品德和忠贞不渝的情谊 


 

                 2009年9月2日21点28分于岭南图书馆办公室

 

 

 

    请注意:播放本视频请先关闭博克主页上音乐播放器为暂停状态,否则音频会互为干扰影响您的听觉。 

 

 

引文:

    苍松隐映竹交加,千树玉梨花,好个岁寒三友,更堪红白山茶。——元· 白朴《朝中措》 到深秋之后,百花皆谢,惟有松竹梅花,岁寒三友。——明·无名氏《渔樵闲话》四折。 


    宋代林景熙《霁山集》四《五云梅舍记》:“即其居累土为山,种梅百本,与乔松、篁为岁寒友,” 岁寒:喻浊世。三友:山水、松竹、琴酒。三者为浊世之中的清高之物。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后一篇:天龙山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