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城。古堡】一百六十七:蔚县:水西堡

标签:
蔚县古堡 |
分类: 我的旅游 |

水西堡建有南北两座堡门。南北两门矗立在一条直线上,相对而建,遥相呼应,形成了蔚县独特的“穿心堡”。
南堡门楼上正南面大殿为文昌阁,内有壁画;背面为观音殿,正殿东西建有钟鼓楼各一座。可见,古人对于世代居住的城堡,既祈求神佛的护佑,又希望文化昌盛。观音殿内有一通清乾隆十五年(1750年)的碑记,记载了迁建观音殿和新建文昌阁、戏楼的经过。据记载:乾隆庚午年间,堡内观音殿、文昌阁
以及堡门的方台因年长日久,墙垣倾颓。村内白叟动念,慨然告众,迁建观音殿于堡门方台之上,而将戏楼建于观音殿旧址。南堡门外20米处,建有一处坐南向北的古戏楼一座。
水西堡还修建了北堡门,门楼上是“三官庙”,内有天官、地官、水官壁画画像。供奉三官大帝,即天官、地官、水官,道经称:天官赐福,地官赦罪,水官解厄。三官庙廊下有一石碑,碑文由增广生员庞怀珍书写,碑文曰:“三官神祠,由来旧矣。万历年间监生吴公荷重修”。北堡门门外建有关帝庙,也有壁画。可见,水西堡存留着珍贵寺庙文化遗产,不仅有典雅辉煌的寺庙建筑,还有工艺精湛的宗教艺术品。
蔚县众多村堡一般不设北门,却在北墙上建有真武庙。关于水西堡修建北堡门的缘由,还有这样一种说法。当年建堡时,水西堡和其他村堡一样,只有南门没有北门。随着人口的增多,人们与外界的交往日益频繁,特别是赶马车或驴车出行的越来越多,出入堡门十分不便。后来,村里的大户董家出资修建了北门,以解交通拥堵之忧。因为古堡独特的“穿心堡”布局,村里形成了一种特有的风俗,南堡门为喜门,北堡门为丧门,娶媳妇从南门进,而办丧事则从北门入,走完大街,再从北门出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