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上海三黄鸡的制作方法

(2010-05-08 17:39:28)
标签:

美食

白斩鸡

三黄鸡

制作方法

鸡粥

上海

分类: 养生与美食
 
三黄鸡的制作方法
 
三黄鸡用油汤浸熟,去骨起肉切块,然后码盘中。芥兰焯水,过油后在鸡块旁围边。锅中放上汤,加入盐、味精、蚝油、点老抽少许,最后用水淀粉勾芡,点明油淋在鸡上即可。


-------------------------------------------------------------------------------------
     提到上海的特色风味菜,白斩鸡似乎是上海人的至爱,上海滩上经营白斩鸡的店家之多品名之繁就是明证。假如说北京烤鸭是京城的招牌菜,那么沪上则推白斩鸡无疑。白斩鸡的渊源可溯自战国时代楚国的宫廷名菜露鸡。据郭沫若考证:露鸡即卤鸡,选用嫩母鸡投入五味调和的卤汁中煮熟而成,经历代相传而成为宫廷及民间的一款佳肴;在演化过程中又花开两枝:制法分成红白两种,红者为烧鸡,白者即现在的白斩鸡。 


      上海白斩鸡最早流行于清朝浦东的乡间酒馆。店主为满足南来北往食客的需要,推出了白煮而成、食用时取多少斩多少的冷盆“白斩鸡”。鸡是自家庭前屋后散养的浦东鸡,不管客人何时来到店中,即刻逮来褪毛烫锅,随到随斩随吃;食客在白坯桌凳前坐定,一盆皮脆肉嫩的鸡肴,一壶自酿的糯米白酒,面对窗前田园风光,感觉甚是惬意。清《调鼎集》记载:“肥鸡白片,自是太羹元酒之味(指原汁原味),尤宜于下乡村、入旅店、烹饪又及时最为省便。又,河水煮熟,取出沥干,稍冷,用快刀片取,其肉嫩而皮不脱,虾油、糟油、酱油俱可蘸用。”言简意赅地道出了当年的制作要诀及美味。 
  
     上海开埠以后白斩鸡也从乡村走进都市,并且受到城里人的青睐,真正兴旺发达始于上世纪四十年代、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有马永斋熟食店的“三黄油鸡”和小绍兴鸡粥店的“小绍兴白斩鸡”。上海白斩鸡历经不衰发展至今,形成了十分鲜明的风味特色:它必须选用脚黄、皮黄和嘴黄的“三黄”嫩母鸡为原料,加工烹制后皮薄质脆色莹肉嫩味鲜,其蘸食的酱油配制独特,更有锦上添花之功。上海白斩鸡,以其色泽金灿油亮、滋味鲜嫩无比而享誉古今,百吃不厌常吃常鲜。 

    
    上海人的精明在白斩鸡的经营上也可见端倪。鸡脯鸡腿鸡翅固然好吃,但鸡头鸡脚鸡屁股也不可暴殄天物,经营者们分门别类照样卖出好价钱:鸡头鸡脚鸡屁股论只出售,有人偏好此物又图价廉美味,鸡心鸡肝鸡肠或论斤两或按只数外卖,鸡血自然做成鸡血汤不失为一种特色的小吃,而鸡骨头乃至氽鸡的汤水是熬鸡粥的好伴侣。其实上海的许多传统特色菜都是选用寻常人、视作下脚而加以精心烹制、“化腐朽为神奇”作成的佳肴,譬如“红烧圈子”“青鱼秃肺”“糟钵头”莫不如此。 

     
    上海白斩鸡是上海人的至爱,是“平平淡淡才是真”的体现。 

-----------
 
最真正宗的白斩鸡做法是: 
1:取三黄项鸡一只(即脚黄,皮黄,咀黄),杀鸡取出内脏洗干净,沥干,抹上薄薄的一层花生油待用。 
2:烧水至开始弄小泡,将鸡放入热水中改小火浸熟。 
3:取出鸡凉冻斩件摆盘。 
4:将姜葱蒜头剁成细末,用酱油浸腌,将花生油烧热放入其中。 
5:吃鸡时,将肉沾油吃即可。 

------------ 

白斩鸡怎样做才质嫩味美 

做白斩鸡有窍门, 照以下方法做会收到好的效果: 
用1只重1千克左右的嫩鸡, 宰杀后收拾干净。 将其放入一个大锅里,倒入能淹没鸡身的清水, 同时放进适量的葱、姜和黄酒, 用大火烧开, 撇去浮沫, 再移至小火上焖煮10~20分钟, 加适量食盐,鸡刚熟时,马上将锅端下, 盖上锅盖静置一旁, 待锅里的汤凉后, 再将鸡捞出, 控去汤汁, 在鸡的周身涂上香油即可。 
这样烹制的白斩鸡,色白肉嫩。 因为白斩鸡的老嫩与其所含水分的多少有关。 煮鸡时,鸡细 胞受热破裂,内部汁液流失,鸡身缩小, 肉质紧, 吃起来就感觉老。 鸡煮熟后, 放在汤汁中 浸泡,能使细胞重新充水, 形体重新饱涨, 肉质就嫩了。 在鸡身上涂香油, 可防止鸡皮风干 , 减少水分的蒸发。

http://www.gzyp.cn/ly/food/caixi/yuecai/images/baizhanji.jpg 

http://china-cts.com/web/Page/UploadFiles/200503/20050328115632132.jpg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