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方军
方军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21,382
  • 关注人气:16,126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不管是喂牛还是当将军他都习惯插着腰(11)

(2009-08-11 15:53:21)
标签:

黄埔同学会

黄埔军校

抗日战争

代培生

朱丽泉

贵州省

文化

分类: 国民党抗战将士

不管是喂牛还是当将军他都习惯插着腰(11)

照片说明:19378月淞沪抗战中逃难的上海市民

 

我如果调查出张葆琛先生是黄埔军校几期的学生的话,估计要两年时间。

我如果能调查出“列入……待遇”的具体情况的话,我就成了“黄埔军校历届学生名录专家”、成了“黄埔军校历届旁听生、培训生、代培生名录的专家。”

思索再三,我决定放弃调查。反正张葆琛先生的名片上标明:

“贵州省黄埔军校同学会顾问。贵阳市黄埔同学联络组组长。”

 

我访问一个人就遇到天大的难题,可想而知贵州省黄埔同学会的同志们有多么难。

贵州省黄埔同学会只有五位工作人员,但是,他们却担当了尚且在贵州生存的一代抗战将领们,在谢世之前,在人生舞台上表演的最后一批幕后服务人员。

副调研员罗永生同志向我介绍:贵州省黄埔同学会曾经有会员1295名,随着时间的推移,现有会员252人。他们的平均年龄在84岁。他们之中在对日作战的国民党军队中担任过各种要职,占92%。(比方技术军官各种职务:舟桥、防化、机械、爆破、防空、空军地勤、通信、装甲、密码技术等)他们现在,曾经拥有最高军衔的人物是102岁的张葆琛老人,还有一位曾经也是国民党空军的少将,他的名字叫朱丽泉。其余老人们,在伟大的抗日战争中曾经的军衔最低的有少尉的。

——当然,国民党军队尉官、校官多如牛毛。在黄埔军校毕业就是军官。

黄埔军校不但在抗日战争中,而且,在新中国成立之前都是中国军队的最高学府,有点像今天中国人民解放军的国防大学。

 

副调研员罗永生同志向我介绍国民党少将朱丽泉的情况,还帮我拨通了他的电话。

朱丽泉先生今年93岁,在贵州独山居住。有人说他生活贫困、卧床不起。但是罗副调研员介绍:朱丽泉的生活并不贫困,县政协退休,有工资收入。在罗副调研员的帮助下,我和朱丽泉先生通了电话时,我感觉他思维清晰、谈吐流畅。我非常希望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研究部的同志们去采访他。因为,这样的抗日战争亲历者已经寥寥无几、凤毛麟角。也许明天的阳光就再也照不到他沧桑的面庞了。“台北”肯定是早把他忘却了,如果“卢沟桥”也没有想起他来的话,那么,侵华战争中四万万五千万同胞中有1/4人背井离乡、流离失所、逃亡、逃命、逃生、逃难的理由,就似乎有了解释的眉目,和源远流长和世代相传的文化底蕴。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