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战中日老兵战后友谊的保持者张访朋(4)

标签:
历史昭和天皇下级军官两国竹下登中日文化 |
分类: 国民党抗战将士 |
3,男儿有泪不轻弹
照片说明:原侵华日军下级军官数下薰在2000年来信的局部
张访朋家的水杯好象都没有洗干净,他一边让我品茶一边向我介绍说:
多次来华的原侵华日军下级军官数下薰团长说:“豫西战役时,我是110师团139联队的一名士官长。一天,我率领15名士兵进攻丁河店附近某高地。在公路上遭到你方野战重炮轰击,被一发空炸榴霰弹命中,一下子死伤了8人。我也被炸片炸伤了右脚。由于没有救护人员,我只得咬紧牙关、用左手指抠出弹片,撕开白衬衣裹伤。当时战况之惨烈。至今想起犹使人谈虎色变。特别是5月上旬,我师团的163联队在丁河店西南的豆腐店、浦塘一带谷地被中国军队围歼,上有飞机轰炸、扫射,下有大炮猛烈轰击,该部伤亡惨重,遗尸遍地,伤兵无法运走,被活活烧死在一座火神庙里,其状不忍睹。”
他停了一下,又说:“我们都是战火中的幸存者,值得欣慰。我们从自己的切身经历中体会到,日本的侵华战争,给日中两国人民造成的创伤和灾难是极其深重的,这一历史悲剧决不能重演。昭和天皇去世时,竹下登首相说:昭和天皇不应该负战争的责任。他的话遭到日本朝野,特别是我们这些侵华战争退役军人的反对和谴责。竹下登不得人心,不久就下台了。我们是历史的见证人,我们就是被天皇、军国主义者驱迫到中国参加侵略战争的。我们的许多亲戚朋友和同学都战死在国外、或者死在原子弹下。我们经受过战争灾难的人,更有责任进行反对侵略、维护和平的工作。而且,更具有说服力。我们这个由退役军人组成的日中友好访问团,多次访问中国,目的就是一方面向中国人民谢罪,一方面和中国人民交朋友,共同维护世界和平,发展日中两国人民的友谊,使两国人民世世代代友好下去。我们种植的樱花树,在中国工人的精心灌溉培育下茁壮生长,枝叶繁茂,这象征着中日两国繁荣昌盛,两国人民的友谊万古长青。”我们虽是第一次交谈,但能互相理解,坦诚相待,一直谈到深夜12点,我和蔡仲芳才起身告辞。
16日早餐后,大家分乘四辆客车经简村到达位于西峡县城西北的上店。七八位村民扶老携幼,围拢过来,以友善的目光迎接远方的来客。日本客人感到非常高兴。我觉得这是一个难得的反映中日两国人民友好的生动场面,就向徐新洛翻译建议,为村民们和日本客人合影留念。日本朋友对这组照片十分珍视,小野公义先生回国后曾来信说:“我真没想到我们过去是敌人、现在能活动在一起,和你们及旧战地的群众拍纪念照片。当年我当了军国主义的走狗,用军鞋践踏了河南的土地,对贵国做了许多实在对不起的事,这是我到什么时候也忘不了的,有时对自己的罪恶懊悔得心如刀割。我有机会在去年和今年两次访华,看到大家欢迎我们的情景,使我对心胸开阔的中国人民更加理解。今后我们双方要更加深化友好关系,为两国的和平亲善尽力。”
照完相后,我们请一位年轻村民作向导,花了半个小时登上上店西边的山荆岈(日本人称之为山井眼)高地上的马头寨。山荆岈是控制丁河店、奎文关附近豫陕公路北侧的制高点,当年敌我双方曾在此进行过数次激烈的争夺战。特别是4月下旬和5月上旬,我李奇亨第四十七师在空军和炮兵的协助下,连续击退日军的进攻,予敌重创。日本客人每年来访,都要到山下的上店村,眺望山顶,凭吊战场。此次是该访问团第一次登上山顶的马头寨。当日阳光灿烂,春风拂面,山坡上树木青葱,田野里麦苗碧绿,公路上汽车奔驰,村庄里炊烟袅袅。到处是一片生机盎然、兴旺繁荣的景象。日本客人深有感触地对我们说:
“还是和平才幸福啊!当年我们付出了多少生命才攻占了这个山头,又提心吊胆地守着,挨飞机炸,大炮轰。一个炸弹下来死伤好几个人,如果投下燃烧弹,则满山烽烟,无处躲藏。那时我们日夜和死神打交道,朝不保夕,连水也没得喝。如今中日和平,友好往来,我们以赎罪的心情来中国,得到你们和群众的理解、欢迎。今天登上马头寨,欣赏中国的壮丽河山,辽阔的中国大地有如中国人民宽广的胸怀,原谅了我们这些曾经践踏过的中国大好河山的罪人,欢迎我们这些中日和平友好的使者。我们更加知道今后应该怎样做,才对得起伟大的中国人民,所以今天我们如释重负,特别高兴。”言罢,我们情不自禁地拥抱在一起,又在山头上拍摄了许多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