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访曾被日寇强掳为慰安妇的雷桂英老人(完)

(2009-07-28 12:32:06)
标签:

宗教

侵华日军

慰安妇

江苏电视台

雷桂英

南京

文化

分类: 杂谈

四,雷大娘诉说延续到今天的羞耻和嘲讽

访曾被日寇强掳为慰安妇的雷桂英老人(完)

照片说明:雷大娘一边在水井提水一边诉说延续到今天的羞耻和嘲讽

 

78岁的雷桂英目前和儿子唐家国住的一起。在我的要求下,唐家国领着我们参观他们的家。雷桂英一家住在一栋小楼里,楼有四层,加上院子的面积,大约占地200平方米。一楼有厨房、厕所,洗澡盆。楼顶上有太阳能版。唐家国说天气好可以洗上热水澡,热水水温可到 80℃以上。雷大娘住的房子向阳,里面全是用了半个世纪以上的陈旧家什。虽然阳光充沛,仍然遮挡不住一个农民的生活习惯。我想,雷大娘屋里的一切用品,如果摆在一间茅草房里,倒是很匀称的。

雷大娘家的二楼很讲究,装修的非常好,像北京、上海,南京等大城市居民家庭差不多。三楼、四楼没有人住,所以没有装修。四楼有阳台,在阳台上可以环顾四面环山的汤山镇。雷大娘的儿子指手画脚地告诉我:不远是南京军区的汤山炮校。日本占领时期,是日本军队的炮兵学校。国民党统治时期,是国军的炮兵学校。雷大娘的儿子手指不远的汤山告诉我:193712月,中国政府军官兵曾经在汤山上奋勇迎敌,2000多从广东开来的中国兵,他们都穿着类似大裤衩似的军装。他们同日军浴血奋战,战斗到最后一个人!他们阻止了侵华日军占领南京的步伐。听老人们说,日军有迫击炮,而中国的广东兵没有,所以,吃了大亏。

雷大娘的儿子确切解说,让我感到:“南京的门户汤山,应该是军事要地。可能自古兵家必争。”

雷桂英家的小楼是贷款建的,一共花了12万。我告诉他们,他们的房子在北京三环以里的话,就价值100万。而且,只有部长级的才住得起。雷大娘一家听了我的话都不相信,他们说:“别拿穷人开玩笑了,我们直到现在还没有还清贷款呢。”

雷大娘的儿子告诉我,自从雷大娘站出来,揭发侵华日军的罪行,已经有一家南京市医院放下了话:“从此,雷桂英大娘的医疗他们包啦!”我听了也为雷大娘高兴。

雷大娘一家在数年前是农民,后来,相关机构给了他们5000元人民币就“买断了”他们的土地所有权。雷大娘一家没有收入,也没有土地,她儿子唐家国以收破烂为生。唐家国的老婆也没有工作。不过,她在家为自己的女儿看小孩,也乐其融融。雷大娘的孙女在外面打工,他们夫妇不常回来。

雷大娘家门口有一口水井,雷大娘一边提水一边告诉我:“自从江苏电视台报道之后,村子里的风言风语就四起。有人看见我就讽刺挖苦:‘——出名了呀!了不起!’,我和我儿子都生气!难道我个人的苦难不是我们中华民族的苦难?1937年侵华日军在南京大肆烧杀、强奸!掠夺!不是我们中华民族的苦难?!难道我雷桂英愿意被侵华日军鬼子兵糟蹋?!”

我向周围看了看,周围没有别人,老太太确实在一边提水,一边在质问我呢。

雷大娘的儿子唐家国也很气愤,他说:“这口井是我挖的,这些风言风语的人,我不允许他们来打水用!”

我嘴上说:“好!”可是,我心里真为雷大娘的悲惨命运感到愤愤不平。

雷大娘和他的儿子唐家国手指着屋里屋外的宣传画告诉我:“江苏电视台也生气,说,谁要拿你悲惨的命运开玩笑,我们就给他暴暴光!你看,这些宣传画都是江苏电视台给的。”

我顺着雷大娘的手指望去,屋里屋外四处张贴的都是《有一说一》和《1860新闻眼》的电视节目宣传画。我四处打听才知道,原来《有一说一》和《1860新闻眼》是江苏民众特别喜欢看的节目,有点儿像中央电视台的《实话实说》和《新闻联播》节目。

和雷大娘一起,我们去了和她人生相关的所有地方:

距离雷大娘家一公里的高台坡山本经营的慰安所(现汤山信用社所在地)。

距离雷大娘家两公里的汤山炮校。雷大娘在1940年时曾经和日本人山本往炮校送菜。

距离雷大娘家三公里的汤山天主教堂。最为可惜的是,我们没有在那里照相。

值得大家研究的是,十年前,雷桂英老人和他的儿子参加了基督教。汤山镇的众多男女老幼在十年前突然都信奉了基督教,并且,集体集资,修建了现在的“汤山镇基督教堂”。雷桂英一家每周坐人力三轮车去基督教堂做一次礼拜。雷桂英告诉我:“是基督教的学说、信仰、理论,让她放弃杂念和羞耻,站出来控诉60多年前侵华日军罪行的。”

雷大娘的话在我心中久久地萦绕,以至成为一个迷团:

中国是一个自由、民主,多宗教并存的国家。那么,雷桂英大娘为什么不信奉佛教?为什么不信奉天主教?为什么不信奉伊斯兰教?而且,应该信奉的宗教还有很多,为什么不去信奉?我非常想问问她,可惜,没有机会问这些话题。

采访南京新近站出来的被侵华日军强暴过的受害妇女雷桂英,最让我印象深刻的是一个小情节:

我们穿过高台坡原山本经营的慰安所(现汤山信用社所在地)的马路时,遇见中国人民解放军的三辆高大的卡车。我34年前在中国人民解放军铁道兵6师汽车营4连服役,我开过我们的CA10十轮大卡车。——那个大卡车是托加农炮的大家伙呦!今天,我在兵家必争之地的军事要塞看见我们解放军的新型大卡车,我这个退役老兵竟然不知道其型号了!

——变化大呀!我看见开车的军人的军衔是一级士官,他旁边坐着的是一名上等兵军衔的年轻军人。我习惯性地举起右手敬军礼。此时此刻,我手挽着曾经被外国侵略者强暴过的、敢于挺身而出控诉侵华日军罪行的雷大娘的手;见着我们解放军驻汤山镇的新型军车在轰鸣之中,从我们面前风驰而过,她自然是激动万分。

我眯起眼睛,在巨大军用卡车卷起的风尘中,手指军车大声问雷桂英大娘:“——好吗?”

夕阳中的雷桂英大娘一脸灿烂的微笑,她大声说:“好呗!——是我们的军队!”

——可惜,照相机在别人的手里。

但是,以墨绿军车为背景、雷大娘灿烂的一笑,却深深地印在我的脑海里了。

 

     中国作家协会作家  方 军             2006年5月30星期二初稿

 

关于雷桂英老人最后的消息

访曾被日寇强掳为慰安妇的雷桂英老人(完)

照片说明:2007年4月25日《信》报,国内新闻版

 

2007425,下午三点。南京惟一被慰安妇活证人,雷桂英老人突发脑淤血离开人世。雷桂英老人留给这个世界的,是她个人人生中无尽的苦难回忆,是关于侵华日军罪恶的控诉,是关于和平的无限祈盼。

雷桂英老人给我留下的最后印象,是永远定格在她看见我们中国军队时灿烂的微笑。

 

                        2009-7-27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