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南京!》南京保卫战最后一名国军老兵(一)

标签:
历史南京保卫战南京!南京!程云文化 |
分类: 国民党抗战将士 |
一,这应该是民间的行为吗?
照片说明: 2008年12月13日南京志愿者资助老兵和幸存者
照片说明:2008年12月13日笔者采访1937南京保卫战最后的老兵程云
照片说明:南京大屠杀幸存者73岁的赵斌和89岁的程云
我常去南京民间抗日战争博物馆,因为南京民间抗日战争博物馆的馆长吴先斌先生是我的朋友。我认为,在中国,国家办的也好,民间办的也好,抗日战争博物馆真是太少了。
《南京!南京!》上映以后,我想告诉大家的是:“何止在南京的暴行?从1931年到1945年日本投降为止的15年间,侵华日军在中国各地犯下的累累罪行罄竹难书!”
我在2008年12月13日,在南京民间抗日战争博物馆内见到5位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幸存者。其中,有南京保卫战最后一名国军老战士程云。《南京!南京!》上映了,我才猛然想起:南京?南京?嗨!南京还有一位,曾经亲历1937年南京保卫战的“穷得不能叮当作响、生活没着没落”的老兵程云呢!
我非常佩服程云老人,全世界没有这么穷苦的人了。等租完房子,他甚至连一分钱也没有了!一分钱,扔到地上,可以听到细微的“叮当”响声。但是,程云连这个响声也整不出来!
但是,程云始终挺直中国国军军人的腰板!
他的破衣烂衫洗得很干净!
他的面容始终不卑不亢!
他的目光始终充满坚毅和稳重!
他因为是国民党残渣余孽,所以,进过11年监狱。
但是,他用平稳的口气,隽秀的文字,让我转告日本国民:
——“勿忘历史,珍惜和平!”
回想那次见到程云老头子的缘由?是参加南京民间抗日战争博物馆的活动。
那次活动的举办方有两方人物:
其一,是南京记者文心。她组织一些志愿者关心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幸存者,同时,募集善款,资助1937年侵华日军在南京实施暴力犯罪的幸存者。
其二,是南京民间抗日战争博物馆的馆长吴先斌。他负责提供场地和资金。
我就是在这里,见到的程云老兵和诸位战争幸存者。
我一直心怀疑问:资助抗战老兵的钱应该谁出?
台北该不该管?73年前是你的兵!你没有学习过孔夫子的仁义礼智信?
南京该不该管?他为守卫你古老而闻名遐迩的身躯72年前流过血!
公款吃喝、公款出国、公款潇洒、开公务车回家的人们,你们的幸福从何而来?
根据南京师范大学的张连红教授分析认证,程云老兵应该是南京保卫战最后一名老兵。
1920年出生的程云有两个证件。一个,是“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幸存者”证件。一个,是“黄埔武汉分校教导总队11期步兵科”的证件。
我仔细回想老头儿程云的身份,有几层含义:
1,
2,
3,
4,
5,
6,
7,
8,
9,
10,被贪官污吏、达官贵人临阵脱逃后抛弃的牺牲品。
11,影响中国士兵顽强作战心理症结的最后证据。
12,尊重自己、尊重历史、尊重老兵的最后的对象。
13,南京保卫战最后一个活着的证人!
14,《南京!南京!》的美男、美女宣传团最不该缺少的形象大使!
15,《南京!南京!》的宣传阵容里有程云,才能拉近历史的距离。
16,大清帝国北洋水师完败阵容里还有一个战争亲历者能出现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