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采访过10位远征军老军官62位老兵(九,十,十一)

标签:
历史军事中国远征军老兵邹荣盛腾冲文化 |
分类: 中国远征军 |
照片说明:笔者和二百师百岁老兵张家福
我写《200师的百岁老兵张家福》是一例。百岁老兵张家福老人原是200师少校,他1941年在云南楚雄被提拔为戴安澜少将的参谋。我2002年由昆明的朋友介绍,住在张家福家,采访了张家福老人。之后,又有朋友帮忙,我用三周时间,从瑞丽出境,沿200师戴安澜将军撤退路线走了一遍,一直走到缅甸的瓦城。200师的撤退路线至今荒凉,没有电,缅民似乎生活在原始社会。足以见得,当年200师撤退时的艰苦卓绝。
东瓜一仗,200师同四倍日军血战。日军伤亡5000人,200师牺牲2000人。棠吉一仗,虽然竭尽全力,最终寡不敌众、弱不低强,200师基本失去继续作战的能力。
1942年5月18日黄昏,第200师官兵隐蔽运动至腊戌西南侧的朗科地区,离国境线只有150多里,回国的路程9/10。
部队不仅断粮,更没有药,连块干净的绷带也没有。连日大雨,加上蚊子叮,蚂蝗咬,戴安澜身上那两个大伤口,感染、溃烂、化脓,还长了蛆。
解放以后,张家福在监狱多年,出狱后当木匠。
我采访200师老兵张家福,感到面前是一个步履蹒跚的老人挑担前行。
他担子前面的破筐中挑的是抗战经历,后面的破筐子里挑的是木匠家什。
十,河南新野县最后的远征军中尉邹荣盛
照片说明:中国远征军71军炮兵中尉邹荣盛在添弹射击中
从1937年到1945年邹荣盛参加过八年抗战,邹荣盛领到过抗战胜利纪念章。
按照当时中国国民政府和军事管理委员会的规定:“抗日战争中,凡是参加过三次重大战役的军人,无论军衔、军功、军龄与否,都可以获得由国民政府和军管会颁发的抗日战争胜利纪念章。”
邹荣盛于1937年9月参加中国政府军第71军88师当炮兵。
1938年4月参加兰封战役,8月参加孝感、麻城战役。
1940年3月22日过黄河参加晋西南战役,打3个月。
1943年2月,他随中国远征军开往滇西,在怒江东岸布防阻敌,一直到1945年8月日军投降。在云南的两年半时间里,邹荣盛参加了滇西抗战的几乎所有重要战役。
邹荣盛在8年抗战中,转战南北,一直在抗日战争的最前线。1945年8月15日,日本投降,9月20日,邹荣盛光荣地在国民党71军88师领到一枚抗日战争胜利的纪念章。
邹荣盛现在还可以清楚地回忆起那枚纪念章的样子。遗憾的是,纪念章早已在那动荡的岁月被遗弃了。
今年89岁的邹荣盛现在是老百姓、老农民、老把式、老战士。
照片说明:现在的邹荣盛夫妇
十一,腾冲抗战的最后的62名远征军老兵
照片说明:2002年8月15日参加腾冲抗战最后的62名远征军老兵祭奠战友
2002年8月,我去腾冲采访。当地宣传部干部李义钦同志带领我采访几十位亲历滇西抗战的中国远征军伤残老兵。
我向腾冲宣传部部长提议,在日本投降纪念日,何不集结他们,向腾冲国殇墓园牺牲的中国远征军将士敬献鲜花?得到宣传部部长的支持。
2002年8月15日,亲历滇西抗战的,在腾冲的,最后的62名中国远征军伤残老兵又一次集结起来,向在国殇墓园的,为国家的独立和解放牺牲的中国远征军官兵敬献花篮。
62名老兵身上多多少少都有伤残。他们不要别人搀扶,自己拄着棍子,衣衫褴褛的,表情庄严的,向国殇墓园纪念碑走去。
在中国远征军官兵牺牲的纪念碑前,他们高声报数:“1,2,3,4,5,……。”
他们周围,是在解放腾冲,与侵华日军作战中,英勇牺牲的远征军8000名战友的墓碑!
62名老战士,最后,振臂高呼:
“抗日战争胜利万岁!为了国家牺牲的远征军军人们万岁!中华民族万岁!”
老兵们的口号始终在我的心中激荡!鼓舞着我的人生。
老兵们都生活在贫困线一下,每天,用生锈的铁锅煮老玉米充饥。
老兵们由于伤残,多数人一生留在云南,一生孤独……。
老兵们呼喊的三个口号,在十几年前,是没有权利喊的。
那时,他们都是“国民党残渣余孽!”是被监督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