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胡真一:曾经与金日成并肩参加抗日战争的老兵(二)

(2009-03-03 09:16:49)
标签:

冷云

抗日联军

战友

抗日战争

胡真一

浑河

分类: 东北抗日联军

二,“八女投江”险些成为“九女投江”

 

胡真一:曾经与金日成并肩参加抗日战争的老兵(二) 

照片说明:东北抗日联军留下的为数极少的当年珍贵照片

 

对于采访的抗日联军的老战士我并不陌生。6年前,我去黑龙江哈尔滨采访了亲历1931年“9·18”事变十几位老战士。这些老战士中,有原黑龙江省委书记陈雷、李敏夫妇,有黑龙江军区原副司令王贵,有“八女投江”的战友冯淑艳女士,有东北解放第一任齐齐哈尔市市长、赵一曼的战友朱新阳老人,有抗日联军三路军总指挥李兆麟将军的警卫员、哈工大的离休干部李桂林,有原东北抗联第三路军政委、中共北满书记冯仲云夫人薛雯女士,有抗联老战士高玉林——一次战斗中,他的父亲就牺牲在他的眼前。

我采访过的人,都是中日战争的幸存者,是命运的幸运儿。当我说起这些人的时候,胡真一女士笑着说:“这些战友她全部认识。”

我们一个一个地“对”:王贵副司令已经不在了;朱新阳已经不在了;薛雯已经不在了;陈雷已经不能说话了;李桂林也已经重病在身了。东北抗日联军的老战士真的是凤毛麟角了,有些没有采访到的人物已经随着时间的推移悄悄地退出了历史舞台。

她说起朝夕相处的战友时,满怀深情。

她问我:“知道八女投江的故事吗?当时,领导上派我去执行别的任务,我和其他同志先出发了。要不,这个故事就会变成‘九女投江’了。”

她回忆道:“193810月的一天夜里,指导员冷云等8位女兵跟随51师剩下的队伍,露宿在乌斯浑河(位于黑龙江省林口县刁翎镇境内)西岸的柞木岗下,准备从这里渡河。不料,汉奸发现了我军的篝火。日军连夜赶来埋伏在附近。第二天拂晓,队伍准备渡河。冷云带着姐妹们正要下河,敌人发起进攻,迅速包围了抗联队伍。冷云指挥7名女战士从侧面向敌人猛烈射击,把敌人火力吸引过来。大队趁势突出重围。当战友们发现8位女同志还据守在河边与敌人战斗时,立即返回向敌人还击。冷云与姐妹们同声高喊:‘同志们,冲出去,不要管我们,保住手中枪,抗日要紧!’再硬拼下去,不但救不成8名女同志,大队也将全军覆没。这种情况下,大队只得忍痛向西山柞木岗上的密林里撤退。敌人追不上大队,便集中火力向冷云等8人猛扑过来,企图活捉她们。到天大亮时,8位女同志弹药全部用尽。前面是冲过来的敌人,后面是水深浪急的乌斯浑河,女战士们明白,要么被俘,要么战死。于是,冷云背起一位负伤的战友,姐妹们互相搀扶着,向河心走去……

她继续回忆说:“冷云是知识分子,国高的学生。郭桂琴才14岁。王惠民的爸爸还是抗联的团长,当时她才12岁。安福顺、杨贵芝、胡秀芝、李凤善和黄桂清,我们都是朝夕相处的战友。那些日子,五军一师茫牛河战败,退往依东,宿营于林口乌斯浑河畔那天,一千多鬼子包围了她们,所有的枪刺都闪着寒光,每一个鬼子都哇哇叫着,当他们意识到女战士们的枪里已经没有了子弹时,就慢慢地涌上来,要活捉这些军衣褴褛的女抗联们。这时,鬼子们看见了惊心动魄的一幕:在弹尽援绝之际,八位女战士从她们隐身的地方站起来,回头用蔑视的目光看一眼敌人,互相搀扶着,背着负伤的安福顺,扛着自己的空枪,坚定地、一步步向滚滚的江流走去。 当时,黑龙江的10月底,气温已经非常寒冷了。能有勇气走进冰冷的水里,自尽!日寇们被惊呆了。乌斯浑河的浊浪,渐渐淹没了她们的身躯……”

胡真一老人把那么惊心动魄的战斗场面说得如此简单:“第二年春天,我们抗日联军的部队路过,意外地发现冰层下面隐约有人!我们终于看见还有三位战友的尸体还挂在横担的乌斯浑河旁边水中的大树枝上!有一个人叫胡秀芝,她甚至还背着枪。……其余的战友遗体早就被江水冲走,不知去向了。那时,春寒料峭,河面上的冰正在慢慢地融化,我们急忙凿开冰层,就在河边安葬了她们的遗体。”

她还告诉我:“在乌斯浑河旁边那里,早就建了纪念碑。战争过去了这么多年,人民没有忘记她们。抗日战争的胜利,是无数中国人用鲜血和生命换来的。”

 

胡真一:曾经与金日成并肩参加抗日战争的老兵(二)

照片说明:金伯伯和我在胡真一家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