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前置性作业有效性的策略研究
(2011-01-17 15:10:10)
标签:
杂谈 |
分类: 课题研究 |
一、实施前置性作业有效性的背景:
二、研究的方法和措施:
(一)设计简约作业,积累经验。
下面结合本学期的前置性作业设置进行明:
案例1:“千克和克”的认识
克与千克的认识课前小研究
请同学们调查物品的轻重,掂一掂,把自己的感觉说给父母,并把数据填在表里。
物品的名称 |
物品的质量 |
物品的名称 |
物品的质量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写一写你对“克和千克”的认识:
这个前置性探究作业,简洁明了,突出重点。充分调动起学生的相关生活经验,让学生在课前对“千克”和“克”就有充分的感知、探究和感悟,积累足够的数学活动经验。
(二)学生自主探究,体验感悟。
探究不一定要很复杂,只要活动设计得当,即使在简单的数学活动中,学生也能有精彩的发现。
学生在调查中,对千克和克已经建立了初步表象。虽然没有提前知道1千克等于多少克?没有在书上划记下“千克”和“克”常用在什么地方的重点,但学生对“千克”和“克”的认识,已经积累了足够的感悟,有了许多的发现,而这些感悟和发现来源于学生的亲身探究活动,为下节课的学习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三)教师调整预设,有效组织。
在课堂教学中,由于课前,学生已进行了充分的独立探究,因此,教师可以直奔主题,组织学生交流分享独立探究的结果和发现,在交流分享中,引导学生进行二次感悟,发展思维,建构起新的知识体系。
下面,结合四年级所学《估算乘法》案例进行具体说明:
高新区实验小学四年级一二班买《现代汉语词典》每本68元,买103本大约需要准备多少钱?
在课前,教师的预设是把68估成70来算,把103估成100来算,当教师浏览学生的探究作业时看到,学生独立探究后的发现是多种多样的,如:把68估成70、65、60等结果,把103估成100、105、110等结果,还有的孩子先算出结果在进行估算,针对以上情况教师立即调整了教学预设,及时找出最优化策略。这样的发现既培养了学生的估算能力,又培养了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学生二次感悟,建立新知。
如:在《估算乘法》课前小研究中,如果在课上学习,由于时间的限制,学生课堂上很难找出多种方法,但在在课前的探究活动中,大部分同学都发现两种以上方法,经过课堂交流与分享,通过同学间的互相启发,同学们都能掌握更多的方法。
序号 |
任意画一个三角形 |
锐角个数 |
直角个数 |
钝角个数 |
1 |
|
|
|
|
2 |
|
|
|
|
3 |
|
|
|
|
4 |
|
|
|
|
5 |
|
|
|
|
观察每个三角形的锐角、直角和钝角个数你有什么发现?
我的发现:
(三)教师的教学组织更高效。
四、实施前置性小研究的困惑:
(一)
(二)
五、课题研究的方向:
针对前置性作业中出现的问题,在今后的教学中着重从以下几个方面开展工作:
(一)加强对学生前置性作业的评价,实行定期评价、交流反馈。
(二)加强家校之间的沟通与联系,发挥家长的检查、督促作用。
(三)小组实行捆绑式评价。
(四)加强课前小研究的有效性。(低入、开放、易操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