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开放性作业阶段总结
(2009-08-12 10:33:20)
标签:
开放型作业杂谈 |
分类: 课题研究 |
一、学习理论,进一步更新观念。
二、尝试研究,初出效果。
本学期老师们根据教学实际设计了一下作业:
(一)设计童趣性的作业,让学生成为学习的热情者。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新课程标准也指出:“从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与童话世界出发,选择学生身边的,感兴趣的事物,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与动机……”作业设计时,我们应从学生的年龄特征和生活经验出发,设计具有童趣性和亲近性的数学作业,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成为一个学习的热情者和主动者。
(二)
学生完成数学作业也是一种数学学习活动,而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是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而是学生的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这样学生对数学知识、技能和数学思想才能真正理解和掌握,才能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的经验。
1.调查作业。让学生在生活中进行数学调查,可以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和增强学生的数感。如:二年级数学活动课“千克和克”教学后,可让学生调查家里物体的质量情况,根据调查的结果,写出调查报告。
(三)设计生活性作业,让学生成为知识的实践者。
生活是学习数学的场所,也是学生运用数学解决实际问题的场所。如:学习了长方形、正方形的周长和面积后,可让学生做一回装修设计师:如果你家的地面要进行重新装修,你能为你爸妈提供一份装修建议表吗?
(四)设计层次性的作业,让学生成为实践的成功者。
由于受文化环境,家庭背景及自身因素的影响,学生之间的数学知识和数学能力的差异是客观存在的。我们本着让“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的教育理念在作业设计时,做到应该从学生实际出发,针对学生的个体差异设计层次性的作业,为任何一个学生创设练习,提高,发展的环境,使每个学生成为实践的成功者。
(五)设计开放性作业,让学生成为应用的创新者
现实生活的问题往往存在于比较复杂的,信息不完备的现实情境之中,它的解决不仅需要学生具有发现问题,分析问题的能力,而且需要学生具有发散性的思维和创新的能力。为此,在设计作业时,要与现实性和挑战性相结合,设计以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为目的的开放性的作业,使学生真正成为一个创新者。
如:学习了“解决问题”后,我们在教学中设计这样的题目: 师生共同去郊游,成人票每人15元,儿童票每人6元。满5人(包含5人)可购团体票。团体票每张10元。问:有几种方案购票?怎样购票最省钱?
三、结合课题,开展教学
这个学期,我组各位组员都能结合课题研究开展课堂教学。同时,还开出了“同课异构”研究课。都能在教学中做到结合课题研究内容进行教学,使课题研究更扎实有效。在这样的课堂教学中,学生学得更有兴趣,学习积极性更高了。
以上是数学教科研组研究工作,我们本着“想到一点就做到一点”的课题研究作风,扎扎实实地做好课题研究工作,决不敷衍了事,一切本着课题研究的精神,实实在在地做好每一项工作,使课题研究成为日常课堂教学的一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