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手机报育儿天地
手机报育儿天地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10,260
  • 关注人气:399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这个春天让我们远离“手足口病”

(2010-04-12 15:26:04)
标签:

保健

健康

手足口病

患儿

育儿天地

育儿

分类: 精彩周末版

    这个春天让我们远离“手足口病”

    据新华社讯:近期,随着气温逐渐转暖,全国各地的手足口病疫情出现上升趋势,部分省份出现儿童死亡病例。中医专家日前就如何防治手足口病提醒民众,预防手足口病,关键要讲究卫生。

 

    春末夏初手足口病开始多发,预计未来几个月手足口病会呈现上升趋势。又是春暖花开之季,在人们享受春带来温暖气息的同时,家长一定要严防小儿手足口病的发生。

 

    

    ★什么是手足口病?

 

    手足口病是由肠道病毒引起的传染病,多发于婴幼儿,可引起手、足、口腔等部位的疱疹,个别患儿可引起心肌炎、肺水肿、无菌性脑膜脑炎等并发症。手足口病的潜伏期为2~7天,传染源包括患者和隐性感染者。流行期间,患者为主要传染源。

 

    ★手足口病案例

 

    以下有两个典型的案例供读者参考:

 

    *案例一:有一个小男孩,一岁多,当时就是发烧,体温就在38摄氏度左右,还伴有特别明显的口腔溃疡症状,流口水的现象也很严重。所以整个人的情绪特别烦燥,食欲下降的很厉害。

 

    当时家长也不知道小男孩是有口腔溃疡,就觉得小孩子是发烧、烦燥不安,抱着就来看医生了。经过检查就发现,小男孩的口腔溃疡症状已经是比较严重了,咽部充血、伴有扁桃体炎症的症状。

 

    小孩子的手上、脚上、膝盖和屁股上都发现了一些小红点。手上长了小泡,小泡特别小,才5、6mm大小。这些泡也不像水痘,碰它比较不容易破,水痘的泡泡特别容易破。这些泡在手指间、手心、手背、脚丫上都出现了,后来腿上出现了丘疹。这个就是比较典型的手足口患者。

 

    *案例二:还有一个患者就是身上出了点斑丘疹,伴随发烧。刚开始,斑丘疹只是出现在屁股上,皮疹也不多,所以家长判断可能是药物过敏的原因。当时发烧的时候,还伴随心率过快的现象。

 

    送去医院后,医院觉得病情不是很严重,但家长比较紧张,主动提出要让孩子住院观察。结果没过两天,孩子手脚上就开始出现皮疹了。

 

    这种病的潜伏期一般是2-7天,有些是先出皮疹后发烧,也有些是先出现发烧再发生皮疹现象。

 

    原来在孩子所在地托儿所上就出现了手足口病患儿,估计是在托儿所上受传染了,所以发现孩子得了手足口时,家长不要让孩子在治愈前到公共场所去,这样可以预防交叉感染。

 

    这是两个比较典型的两个案例。还有比较常见的就是,小孩在托儿所检查身体,发现有口腔溃疡、手上出现小红点的情况。

 

    下面我们具体来了解手足口病的相关知识及预防治疗方法。

 

 

    ★传播渠道

 

    1、体表传播:人群密切接触传播。通过被病毒污染的手巾、毛巾、手绢、牙杯、玩具、食具、奶具以及床上用品、内衣等物品。患病者接触过的公共健身器械等。 

    2、呼吸道传播:患者喉咙分泌物(飞沫)传播。

    3、饮食传播饮:用或食用被患病者污染过的水和食物。

    4、带有病毒之苍蝇叮爬过的食物。

    5、直接接触患者。

 

    ★手足口病发病持续时间及症状表现

 

    手足口病一般一周内可康复,但如果此前疱疹破溃,极容易传染。手足口病具有流行强度大、传染性很强、传播途径复杂等特点。手足口病是一种肠道病毒病,潜伏期一般3-7天,没有明显的前驱症状:多数病人突然起病。主要侵犯手、足、口、臀四个部位。手足口病具体表现为:患儿口腔内颊部、舌、软腭、硬腭、口唇内侧、手足心、肘、膝、臀部和前阴等部位,出现小米粒或绿豆大小、周围发红的灰白色小疱疹或红色丘疹。

 

   *发病特征分析:

   1、疹子“四不像”:不像蚊虫咬、不像药物疹、不像口唇牙龈疱疹、不像水痘。

   2、口腔内的疱疹破溃后即出现溃疡,常常流口水,不能吃东西。

   3、临床上不痒、不痛、不结痂、不结疤。

   4、患儿尿黄。

   5、重疹患儿可伴发热、流涕、咳嗽等症状。

 

   ★如何预防

 

   手足口病对婴幼儿普遍易感。大多数病例症状轻微,主要表现为发热和手、足、口腔等部位的皮疹或疱疹等特征,多数患者可以自愈。疾控专家建议大家,养成良好卫生习惯。做到饭前便后洗手、不喝生水、不吃生冷食物,勤晒衣被,多通风。托幼机构和家长发现可疑患儿,要及时到医疗机构就诊,并及时向卫生和教育部门报告,及时采取控制措施。轻症患儿不必住院,可在家中治疗、休息,避免交叉感染。

 

   下面具体介绍做好儿童个人及家庭卫生防范措施。

 

   1、饭前便后、外出后要用肥皂或洗手液等给儿童洗手,不要让儿童喝生水、吃生冷食物,避免接触患病儿童;

 

   2、看护人接触儿童前、替幼童更换尿布、处理粪便后均要洗手,并妥善处理污物;

 

   3、婴幼儿使用的奶瓶、奶嘴使用前后应充分清洗;

 

   4、本病流行期间不宜带儿童到人群聚集、空气流通差的公共场所,注意保持家庭环境卫生,居室要经常通风,勤晒衣被;

 

   5、儿童出现相关症状要及时到医疗机构就诊。居家治疗的儿童,不要接触其他儿童,父母要及时对患儿的衣物进行晾晒或消毒,对患儿粪便及时进行消毒处理;轻症患儿不必住院,宜居家治疗、休息,以减少交叉感染。

 

   

    ★防治手足口病食疗方

 

    专家指出,儿童出现手足口病相关症状要及时到医院就诊,而家长除了注意居家卫生外,还可以熬一些汤粥,帮助孩子防病治病。下面是几款防治手足口病的食疗方:

 

    1、红萝卜1条,白茅根15克,竹蔗1节,生薏仁15克,每日1剂、煎水代茶。

 

    *功效:红萝卜健脾和胃、清热解毒、透疹、降气止咳;白茅根凉血止血,清热利尿;竹蔗清热泻火、解烦;薏仁健脾利湿。此方剂具有补肺健脾、清热化湿的功效,适用于小儿手足口病、麻疹、水痘、幼儿急疹、流感的易感人群。

 

    2、灯芯草5扎,蝉蜕3g ,木棉花1朵 ,鸡骨草10g ,瘦猪肉50g, 煲汤饮用 。

 

    *功效:灯芯草利尿通淋,清心降火;蝉蜕疏散风热,透疹止痛;木棉花清热、去湿、解暑、利尿;鸡骨草清热解毒。此方具有疏风清热,化湿解毒的功效。

 

    3、荷叶粥:鲜荷叶2张 ,白米50克 ,将荷叶切碎煮粥吃。

 

    *功效:鲜荷叶理脾活血,祛暑解热。

 

    以上均为3~6岁儿童1人份剂量,可根据年龄大小酌情增减剂量。

 

    ……

    ……

   

    更多精彩内容详见《手机报-育儿天地》!

   

    好消息:即日起至2010年12月31日,所有中国移动用户,只要发送短信“YE”到106580007244,就能获取《手机报-育儿天地》一个月的免费体验!体验期结束后,读者将收到一条确认短信,如果不回复,则默认为不订阅。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