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杨润泽
杨润泽 新浪个人认证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2,685
  • 关注人气:358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是谁酿制了大巴被削顶的悲剧?

(2015-01-29 07:52:32)
标签:

原创

杂谈

时评

分类: 随想杂谈

http://s1/bmiddle/001JBhQ7gy6Pyf8yxMcc0&690
 消息一@央视新闻【天津大巴车撞上限高杆已致十几人受伤】今天(2015年1月26日)上午11点左右,受大雾天气影响,天津武清区津霸公路上一辆河南牌照旅游大巴车,与限高杆相撞。车内核载59人,事故初步已造成十几人受伤,伤者被迅速送往附近两家医院救治。

 消息二央视新闻:【大客车撞限高杆事故已致2人死亡】最新消息,目前事故已致车内2人死亡、多人受伤。据了解,事发地设有一监测站,超高超重车辆都需在此检测,但事故车辆却驶入了2.8米限高的普通客车车道。目前大客车司机被公安机关控制,事故原因仍在调查中。(央视记者王晓沛)

  消息三澎湃新闻(www.thepaper.cn)27日采访获悉,限高杆限高2.8米,大巴车高3.9米,事后大巴车司机称,是雾大看不清限高杆。但据央视新闻微博报道,大巴车司机为躲避对超高超重车的监测站,驶入2.8米限高的普通客车车道。

起初看到新闻,大巴车被限高杆削了顶,随后就有人分析是当时的雾太大,看不清楚才撞上的。听起来合情合理,看不到嘛,撞了限高杆似乎可是原谅,至少说雾太大的司机心理可以得到一些宽慰。当时就想,雾太大可以开慢一点,学驾照时教练没有教给你雾大要慢行的道理吗?

与我同读此条新闻的同事们开始指责司机起来。

看了新闻配发的图片,越觉得图片上哪里有点让人意想不到。还是央视新闻说出了疑点:普通客车车道。

我坐了几次大巴车从东南回到西北,又从西北到东南,也没有碰到过大巴车驶入普通车道的事情,这次河南牌照的大巴车为何要离开了高速公路而进了普通车道呢?

【情况之一】

为了躲避高速公路的收费。这或许是让人不用想都能感觉到的,高速公路的收费是很高,所以就涌现出了之前套军牌车的事件。再另者,西北的土豆一片三毛钱,南方的土豆一片二块五,于是有人想把三毛钱的土豆运到南方去卖二块五,后来提议者算了又算,三毛钱的土豆到南方卖到三块钱才算不亏本。这足让人大跌眼镜,吓人一跳。或许怀疑那个提议者的算法有问题,然而他说,大半的钱都是要交给高速公路收费站去的。

途经的高速收费站太多,收费高,以致于高速公司不收费的时候大家都开车挤上去,高速公路上的车寸步难行,如乌龟蜗牛,有时一停便是好几个小时。那时便有很多人下了车在路边甚至在车里解决三急中的最急之事。于是便有人骂了,国人的素质太差。

为了逃避高速公路收费,是可能酿成这起悲剧的原因之一。

【情况之二】

到普通车道载客。有些司机或者车主为了“顺路”载几个客人,放着宽广的高速公路不走,偏偏驶入普通的车道。从图片中可以看出,河南大巴车所行驶的不是一般的普通车道,更像是乡间的小道。省级或市级乃至县一级的公路上不会出现限高的,只有在经过村落的道路上才会出现图片和新闻中所说的限高杆,而且澎湃新闻也道明了:2.8米限高的普通客车车道。

【情况之三】

太信GPS了。或许司机也不知道这里还有一条“近道”,于是开了车载的GPS导航系统,走到这条路上很惬意,还在大加赞赏GPS的精准度时,却没有想到,GPS是不会提醒路面有限高拦截的。司机一股脑地开车,不曾想到悲剧的发生。

【情况之四】

不走寻常路,开辟新道路。大巴车的路线都是固定的,固定的线路走得太熟悉了,难免会想其他的出路,于是大巴车想走一条自己的路:没有高速收费站,不用掏高昂的线路经营管理费。

【情况之五】

其他,或许是悲剧的真实原因。

但情况之五最终逃不开一个话题:利益。

几月前,莆田的一辆大巴在高速公路上出了事故,免了几个相关领导的职,这次便不知道如何处理了。或者还是免几个相关领导的职吧。或许那样,国人才觉得事情真正地得到了解决。

若是那样,免几个领导的职就能避免此类事件的发生,我建议还是多免几个。

但事实将是,领导的职务被免除了,事情的悲剧还会发生,能彻底解决的,就是从根源上寻求了。说到根源,又要伤到某些人的得益了。这些心知肚明的事情,还是不说的好,免得让“正人君子”们心恶痛疾起来。

倘若他们真能把自己的那部分利益让出来,那么将会有多少人受益啊。

以上只是笔者个人的臆断,改不了说真话的臭毛病。还是以此来记念大巴车上逝去的生命吧,叹息!

       2015年1月29日新浪博客首发,当日被新浪博乐推荐到博客首页

http://s14/mw690/001JBhQ7gy6Pyz5DoFn1d&690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