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下午全区语文教研,地点是成都实验小学成都花园分校,可能是习惯了草小的绿色和开阔,对于实小花园的风格还不适应。
教研主要围绕“儿童阅读”开展听课和讲座,其中包括晨读,经典诵读,绘本阅读三个板块。特别感动的是实小花园老师们的用心做事和用情做事,佩服于他们的创造力和团队精神。同时我也倍感工作任重道远,告诫自己不能有丝毫的懈怠和马虎。
最后总结发言的老师是区教研员,其中她谈到这几年青羊区一直在打造现代课堂,不再过多的看重知识本身的传授和给予,而是重点关注学生的精神世界,道德培养和灵魂追求,并为孩子的终身发展服务。我想或许这才真正契合对教育的理解和价值追求吧。所幸的是关于晨读、经典诵读、绘本阅读,善信诗社都在探索和尝试,尽管还只是刚刚起步,但是我们正在路上。
经典晨读是草小,更是善信诗社每天一道亮丽的风景。我想这般坚持的目的不在于让孩子理解多少,更多的是在于一种浸润和熏陶,或许这就是所谓的读书“不求甚解”吧。对于大多数同学来说,《弟子规》已经是倒背如流,毕竟这是上小学第一天家长亲手送给这群小不点的第一份礼物。看着每天孩子们的朗朗书声,我忽然觉得这早已超越了《弟子规》这本书本身的内容和知识。前些日子,我开始领着孩子们诵读《三字经》,相对于《弟子规》单纯的强调行为规范,《三字经》显得更加全面和厚重。我想,通过这样的方式,让孩子们日积月累,熟读成诵,偶尔能在生活、学习中运用,并且内化成自己的意识,那将是一件功德无量的事情。
绘本阅读一直是我最渴望的课堂,我想也是孩子们最喜欢的课堂,每周一节课,节节精彩荟萃,周周惊喜不断。在绘本中让孩子走进书本,聆听故事,经历故事,让他们学会表达,学会分享,学会想象,学会生活,学会学习,学会感受美,学会欣赏美,最终感悟语文的真、善、美,这可能就是绘本阅读的真谛和魅力,同时这也是学习绘本的终极目标。至此,我不禁让想到了美国诗人惠特曼的《有一个孩子向前走去》。一个6岁的孩子,几乎就是一张白纸,究竟是成为“早开的紫丁香”,还是“杂乱的野草”,对于人类灵魂工程师来说,是一个没有答案的问题,是一段没有终点的旅程,是一个没有结尾的故事……
《有一个孩子向前走去》
美•惠特曼
有一个孩子每天向前走去,
他看见最初的东西,他就变成那东西,
那东西就变成了他的一部分……
如果是早开的紫丁香,
那么它就会变成这个孩子的一部分;
如果是杂乱的野草,那么它也会变成,
这个孩子的一部分。
有一个孩子一天天地向前走去,
长大了,
很有知识,
很有技能,
还善良和有诗意,语言斯文……
同样是长大,那会多么不一样!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