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国殇——圆明园遗址(四)

(2010-08-24 03:42:16)
标签:

国殇

圆明园遗址

圆明园3d复圆图

西洋楼

十二铜首

分类: ●狸珍国粹●

国殇——圆明园遗址(四)

 

坦坦荡荡

凿池观鱼乐,坦坦复荡荡。

    原圆明园中专设的养鱼区,坦坦荡荡紧靠后湖西岸,四周建置馆舍,中间开凿大水池,锦鳞数千头。这是当年皇帝饲养、嬉玩金鱼的巨型鱼池,地基、假山、池藻等均保存完好。

    又名“金鱼池”,是后湖西岸上的一个小岛,北面为四十景之一的“杏花春馆”相通。仿杭州西湖“花港观鱼”一景之意境。岛四周有整齐石岸,石岸上全有汉白玉石栏杆,在圆明园众多景区中都有用天然石块做彼岸,但像坦坦荡荡这样规整的石岸并围以石栏杆的在九州清宴景区中只有坦坦荡荡一处。

    该景四面环水,西北外侧有山,西、西南、东南均设跨溪木板桥,其北有一造型极其美观之石桥——碧澜桥。金鱼池遗址遗存最完整。经考古清整,金鱼池已略显当年风貌。池中假山中有鱼窝,为金鱼过冬之处,从中可见当年皇帝为养金鱼而煞费苦心。

 

http://s1/mw690/5ec48e94h8d90659a5370&690

 

坦坦荡荡修复后遗址

http://s2/mw690/5ec48e94td6020fee5faf&690

 

http://s13/mw690/5ec48e94td60211e3f78d&690

 

http://s13/mw690/5ec48e94h8d9097921a6a&690

 

 

杏花春馆

夜半一犁春雨足,朝来吟屐树边停。

    杏花春馆位于九州景区西北,为该景区最高点,意仿祖国之西北昆仑山。也称“杏花村”。画面所示为雍正至乾隆初期概况。后来,这里进行了大规模的改建增饰,较原先更为精致丰富。康熙年,胤禛称其为“菜圃”,雍正四年易本名,是一处以农村景象为题材的园林景观。

    整个景群的建筑布局具随意性,矮屋疏篱,纸窗木榻。馆前的菜圃里根据不同的季节,种植有各类瓜果、蔬菜类,有着浓郁的田园风味。盛时的杏花春馆,一到春季,杏花烂漫,这时皇帝总要来到这里一边品尝美酒,一面欣赏杏花。  

    杏花春馆的叠山艺术很高,与阔然大公、狮子林的堆山有同等的艺术价值。其东北是山石加土山,以土山为主,山中有山道和城关。其中部围绕着主要建筑的山峰为太湖石堆叠。与坦坦荡荡交界处为青石堆叠且有山洞及山亭装点。

 

http://s16/mw690/5ec48e94h8d9330f1575f&690
杏花春馆遗址

http://s12/mw690/5ec48e94td6021430076f&690

  

http://s2/mw690/5ec48e94td60215795943&690

 

http://s11/mw690/5ec48e94td602165d3623&690

 

http://s7/mw690/5ec48e94td6021844fe3a&690

 

 

别有洞天

几席绝尘嚣,草木清且淑。

    1985-1992年间,别有洞天遗址全面整修山形河道,绿化环境,先后修复石舫基座和西山四方亭。现今遗址处还留有石舫的基座。 

    居福海东南隅山水间,位置隐秘,经城关出入,有纳翠楼、水木清华之阁、时赏斋、石舫。建于雍正八年前后,时称秀清村,乾隆四年定名“别有洞天”。后在嘉庆八年前后,又有多次添建和改建。是座亭台错落、环境幽雅的园中园。雍正时期曾在此处开炉炼丹,乾隆、嘉庆二帝常在此园居住。

    别有洞天南岸在乾隆中后期及嘉庆时期屡有添建,变化较大。别有洞天南岸亭台错落,环境幽雅,很适宜修身养性、读书写字。所以南岸建筑多以书斋为主,如写曙斋、染碧斋、写琴书屋、自达轩等。

 

http://s5/mw690/5ec48e94h8da25eb74184&690

 

别有洞天遗址

http://s3/mw690/5ec48e94td6021a2d196a&690

 

http://s13/mw690/5ec48e94td6021c34dd08&690

 

http://s14/mw690/5ec48e94td60259114d1f&690

 

别有洞天3D复圆图

http://s5/middle/5ec48e94h8da2700c1974&690 

 

上下天光

上下天水一色,水天上下相连。

    上下天光,建于乾隆九年,位于后湖西北,为两层楼宇,登楼可尽览湖光水色。

  这一景原是模拟洞庭湖岳阳楼而建,从名字可想见其风景,“上下天水一色,水天上下相连”,居此可览左右美景,也是中秋佳节赏月的好地方,有着“奇赏”与“饮和”之意。

    上下天光,为两层楼阁,凭观后湖全景。弘历以此对比岳阳楼所见洞庭胜状,似有“上下天光,一碧万顷”(此景的名称即取自范仲淹《岳阳楼记》里的“上下天光,一碧万顷,沙鸥翔集,锦鳞游泳”之句。当年,这里是观赏后湖风光及中秋赏月的佳处。)其实后湖面积只不过四公顷而已。现在后湖尚局部保留,一部分已改为农田;上下天光楼前平台遗址,仍可寻得。

 

http://s14/mw690/5ec48e94h8da3110e18cd&690

 

上下天光遗址

http://s14/mw690/5ec48e94td6021f1470c9&690

 

http://s7/middle/5ec48e94h8da3123c6666&690

 

上下天光想象复圆图

http://s12/middle/5ec48e94h749050175eb8&690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