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岁幼儿的“大肌肉动作”特点
http://www/uc/myshow/blog/misc/gif/E___0418ZHMGSIGT.gif三岁时——
1、走的特点:
走路基本上消除全身紧张的现象,但由于他们腿部缺乏力量,脚掌缺乏应有的弹性,身体左右摆动大,两臂摆动不自然,控制身体的能力差,很难避开障碍物。
2、跑的特点:
跑步时已有明显的腾空,但仍以小碎步跑为主,步幅小且不均匀,动作缺乏节奏感,两手臂仍不能配合脚的动作来摆动,常常是直臂摆动,或是将臂夹在身体的两侧不动。
3、跳的特点:
已经能够双脚跳起,但动作的协调性较差,弹跳力小,跳得低,手臂的摆动和脚的蹬伸配合不好,脚落地时沉重,不会屈膝缓冲,而且在做跳跃动作时,几乎全身都处于紧张状态,不会将重心前移。
4、投掷的特点:
3——4岁之前,幼儿投掷时爆发力小,不会挥臂,物体出手的角度小、速度慢、距离短,不会转体和移动重心,常常将物体往地上扣;由于目测力和协调性差,物体投处的方向也不准,抛球时两手抓球比较困难,掌握不好挥臂和放手的时机。
5、攀登的特点:
从双手双脚的攀登来看,3——4岁的幼儿多半会并手和并脚攀登,但动作不够灵敏,协调性较差,手握横木的姿势有时不正确。
6、钻的特点:
3岁左右的幼儿通过学习和练习,基本上能掌握正面钻的动作要领,但在钻的过程中,有时还不能较好的地掌握屈膝、弯腰和紧缩身体的动作。
7、平衡能力发展的特点:
3岁左右的孩子,一般在走、跑、遇到障碍物躲避时都能保持身体平衡,但在快跑、转弯、突然停止、或者从高处跳下时,往往不能及时调节身体的平衡,容易摔倒。此时,孩子已经能走平衡木或窄路,但常常低头、耸肩,走时身体摇晃、两脚不敢交替向前迈步。
http://www/uc/myshow/blog/misc/gif/E___0418ZHMGSIGT.gif4——5岁——
1、走的特点:
上下肢摆动比较协调,并有了初步的节奏感;
2、跑的特点:
4岁左右的幼儿在跑步时,上下肢已经能较好地协调配合,蹬地动作也较明显,幼儿已基本上掌握了跑步的正确姿势,跑时蹬地较有力,且表现出一定的节奏感,步幅也较大,动作的协调性较好,控制跑的速度和方向的能力有了明显的提高和发展。
3、跳的特点:
4岁以后,孩子的上下肢逐渐配合协调,落地会缓冲,而且还学会向上跳、单脚跳等各种技能,有的孩子还掌握了跳皮筋、跳绳、跳远等协调性要求较高的动作。
4、投掷的特点:
幼儿4、5岁以后,投掷能力便有了较好的发展,能逐渐学会投掷时挥臂、摔腕动作,动作较有力、较协调,投掷的距离也较远,投掷的方向掌握较好。通常男孩比女孩掷远能力要强一些。
5、钻的特点:
4——5岁的幼儿正面钻的动作掌握的较好,并且基本上学会了侧面钻的动作,但在两腿屈与伸的交替动作方面,有时还不灵活。
http://www/uc/myshow/blog/misc/gif/E___0418ZHMGSIGT.gif5——6岁——
1、走的特点:
幼儿能走得自然轻松、有精神、有节奏,摆臂较适度,步幅较均匀,身体姿势基本正确。
2、跑的特点:
6岁后,初步显示出个人的动作特点,男孩跑的能力稍高于女孩。
3、攀登的特点:
经过成人的指导以及自己的不断练习以后,5——6岁的幼儿在攀登时已能表现出手脚交替的动作,但从攀登设备上下来时,多数幼儿仍然使用并手并脚的方法,不过,这时幼儿已能在攀登设备上较熟练、较灵活地做钻、爬、移位、悬垂等动作,动作较灵敏、协调,这表明幼儿控制身体的能力已有了较好的发展。
4、钻的特点:
5——6岁的幼儿,钻的能力发展较好,已能较灵敏、协调、正确地钻过各种障碍物。
5、平衡能力发展的特点:
随着神经和运动器官的发展,五六岁幼儿平衡能力显著提高,走平衡木时,能保持身体正直,上下肢协调,显得轻松自然,而且能大胆地在平衡木上做一些改变姿势的动作,如,边走边做上肢平举、上举、抬腿、蹲下站起等动作;同时,幼儿在活动中还能及时调节身体、适应活动的需要,保持身体自如、平衡,有些6岁孩子还能掌握像滑冰、骑自行车一类对平衡能力要求较高的运动技能。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