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四个不知疲倦的“老驴”,离开摩洛哥四大皇城之一“蓝调十足”的舍夫沙万,马不停蹄一路向北,来到距离欧洲仅有13公里一水之隔的非洲西北部最顶端的海港小城“丹吉尔”,天气好登高远望都可以看见对岸的西班牙。
丹吉尔也算是摩洛哥的一座古城,有“直布罗陀海峡起点”之称。直布罗陀海峡位于西班牙最南部和摩洛哥最西北部之间,它是沟通地中海和大西洋的唯一通道,是非洲和欧洲之间的分界线。
我们去摩洛哥自由行之前,就看到攻略上有人描述说摩洛哥“身在非洲,却不像非洲;不是欧洲,却近似欧洲;是阿拉伯国家,又不同于其他阿拉伯国家。”我想,这可能就是由于它紧靠着欧洲,历史上受欧洲诸多方面的影响吧?
上图是丹吉尔海边一个神奇的洞穴,当地人称之为“大力神洞”,游客称之为“非洲洞”。你看:洞不算大,但令人称奇的是,这个洞穴的洞口竟酷似一幅非洲大陆地图,甚至连马达加斯加岛都有,于是人们已经形象化的把它称为“非洲之眼”,成了丹吉尔的一张烫金名片,现在凡是去丹吉尔的世界各地游客都必去这个网红地“打卡”。
图3. 这是丹吉尔大西洋海边的沙滩浴场,这里没有污染,海水非常清澈。
图4.
摩洛哥的很多城市都有其代表色调,有的是蓝色,有的是红色,有的是黄色,而丹吉尔的城市基调是“白色”
图5.
图6.
图7.
图8.
这就是斯帕特尔海角最著名的“卡斯巴大灯塔”,它是大西洋与地中海的分界线,灯塔的左侧是大西洋,它的右面是地中海。
“非洲之眼”就在它旁边的不远处,它们同为丹吉尔必去的网红打卡地。
图9. 游客身后的大海就是直布罗陀海峡,它是非洲和欧洲的分界线。
图10.
这位走过涂鸦墙壁的老头就是我们下榻民居的房东,一位热情和蔼的老人,他热情的给我们当向导,参观古城老街。

图11.

图12. 给这位背着孩子的黑人奶爸点赞!

图13. 露天食品摊,这大饼有点像新疆的馕,未加任何防护,卫生堪忧。
图14. 没想到丹吉尔老街还很繁荣,人头攒动。
图15. 我和团友也融入了人流之中
图16. 琳琅满目的旅游纪念品,据说这里面不少是出自中国的义乌。
图17
图18. 这位工匠把他用手工打造的铜盘很自豪的递给我看,手艺的确不错!
图19.
这家鲜花店的老板得知我们是从遥远的中国来的,特意给我们的领队兼大厨陈老师献了一朵花。
图20. 这里的蔬菜品种很丰富,也很新鲜,模样长得也一样,但价格比国内便宜。
图21. 丹吉尔是海滨城市,水产品也蛮丰富的,但鲜活的少,大多是冰冻的。
图22.
那天晚上我们做了九道菜、西红柿蛋汤、米饭,邀请房东兄弟俩品尝地道的“中国大餐”!
图23. 这就是直布罗陀海峡边的丹吉尔山城
图24.
图25.
图26.
夕阳的余晖在消失前的最后一刻照亮了丹吉尔的天空,好美!整座古城安静了下来,
我们明天将离开这里奔向摩洛哥的“艺术之城”艾西拉。
再见,“非洲之眼”丹吉尔!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