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积只有
0.96平方公里,距离厦门岛直线距离8.8海里(16.3公里)的“浯屿岛”你听说过吗?你去过吗?
我来厦门工作生活了40多年了,可从来都没有去过,厦门本地人去过的人也不多,我相信外地来厦门的游客去的人就更少了。几乎没有游客发现有这个地方,特别是岛上可以吃到新鲜又便宜的原味原汁的各种海鲜。
今年国庆“黄金周”前几天,媒体报道平均每天有一个亿的人流量外出探亲、旅游,电视上看到全国多条高速公路成了“停车场”,故宫、长城、西湖等景点用人山人海来形容都嫌不够分量,但7天都猫在家里也不是我这爱动爱跑人的性格,刚好有位摄友动议5号去浯屿岛拍片,在岛上住一晚,我说,好啊!于是又邀了几位“摄影爱好者”,就这样,我们一行六人打起背包出发了!
今天我把第一次去浯屿岛一路上看到的,听到的,想到的,用镜头记录下来的都拿来,奉献给来厦门旅游的喜欢大海,喜欢海岛,喜欢海鲜的朋友们,与您分享!

▲.
去浯屿岛的班船是在厦门和平码头,这个码头自1870年至今已有近150年的历史,它见证了厦门的变化和发展。

▲.
我上到开往浯屿岛的班船上,几十年来我无数次的路过和平码头,却是第一次在这里坐船。
▲.
我坐在船顶上,视线很好,可以一路欣赏旖旎的海上风光。
▲.
我们的渡轮行驶到老厦门港,远远的就看到 295米高的“世茂海峡大厦”以其美丽的风帆造型塑造了厦门岛内最高的“双子塔”地标。
紧贴着海面的是“演武大桥”,它缓缓地向前延伸,还波浪似地起伏着,远远看去犹如卧在碧波之上一条巨大的白龙,全长2.2公里,它是至今世界上离海平面最近的桥梁。
▲.
青屿 面积仅有0.06平方公里(300米X200米),馒头状, 环岛一圈仅800米。
厦门警备区“海岛钢四连”英雄的官兵们就长年驻守在这里,它是个无居民、无淡水、无民用电的“三无小岛”,条件相当艰苦。用天无三日晴,地无三尺平”这句话来形容丝毫不为过。
我举起右手向小岛致军礼!
▲.
青屿码头,那白色的墙上写有四个字:“海上钢钉”!
后面3000米处那近在咫尺的岛屿是台军占据的金门二担岛。
▲.
前方不远的岛屿是台军占据的金门县二担岛。
海面飘浮物是20多天前被17级超强台风“莫拉蒂”摧毁的海上鱼排养殖场,渔民损失惨重!
▲.
白屿
无人小岛,上面建有一座航标灯塔。
20多天前的9月15号被罕见的超级强台风“莫拉蒂”摧毁的海上鱼排养殖场。
▲. 我们的渡轮继续航行,过了白岛,浯屿岛映入了我们的眼帘。
▲. 浯屿,我终于来啦!
大约航行了一个小时,我们的船准备靠码头。
▲. 岛上的人员进进出出,各种生活物质上上下下,都在这个码头上。
▲. 我呼吸着渔村空气中特有的鱼腥味,随着杂乱的人流登上了浯屿岛,留下了我的第一行脚印。
▲.
我们住在码头附近的一家有四层楼的民宿宾馆,我站在楼上房间的窗口望去,眼前的渔民竟然家家户户都是别墅式的楼房。
此番场景实在与我心目中渔村的传统印象格格不入!
▲.
浯屿岛行政划分属于福建龙海市的港尾镇,是一个单纯以远洋捕鱼为主的十分富裕小渔村。
岛上“原住民”只有4500人左右,而外来的“打工族”(渔工)却有6000多人。
▲.
作为浯屿岛上唯一的渔村,浯屿村所在的区域仅占海岛的三分之一,然而这“三分之一”却拥有全国最大的远洋捕鱼船队,像这种钢制的渔船达数量竟达500多艘。
每条船大约需要船工12人,则至少需要6000多名船工,小岛上除了新疆西藏外,每个省份都有人来这里出海“打工”,虽然报酬不低,包吃住外,月均8000多元,但很辛苦的。
每年的8月1日到第二年的5月14日是捕鱼期,南海、东海钓鱼岛等海域都有他们的踪影。
▲. 每年5月15日-7月31日为休渔期,岛上所有的渔船都回来了,在港湾内整整齐齐地停靠在港湾里,像是列队排列的“兵马俑”场面十分壮观。
▲.
浯屿人信奉妈祖,每逢出海作业季节,家家户户都带上贡品到天妃宫祭拜妈祖,以求出海作业一帆风顺,满载而归。
▲. 天妃宫
▲.
天妃宫,位于浯屿岛中心地带,自明清以来便成为渔家的聚居之地,至今已有数百年的历史。现在已被包围在渔民的楼宇之中。
▲.
▲.
渔村的一位老阿伯热情的给我介绍妈祖庙的故事。
▲.
除了天妃宫是岛上最重要的妈祖信仰之地外,岛上还有邢府庙与江府大师庙两座宫庙。

0457A

0528A
▲.
这是岛上的“最高学府”,浯屿小学
一个只有几千居民的小岛渔村,能有这么好的条件,不多见!
▲.
海上“农田”,网箱鱼虾养殖 此图片选自网络,谢谢原作者
20多天前,17级史上罕见的超级强台风“莫兰蒂”把这里“夷为平地”,否则我们可以在鱼排上钓鱼,就地加工烹饪,那种新鲜美味就别提有多馋人啦!

▲.
就连刚刚新建才几个月的有三层楼的大型海上游乐娱乐场“海上牧场”全都被台风掀入海底。上面这张照片是大型浮吊正在进行打捞作业,准备重建“海上牧场”家园。
▲.
这条鲜活的海鱼清蒸的火候恰恰好,肉好细嫩!
▲.
我们在村民家里泡“功夫茶”,了解岛上民俗民风。

▲.
我们来到位于岛东面的后江沙滩,沙滩呈月牙形,沙质非常细腻,可惜被疯狂的“莫拉蒂”以它17级的超强风力给原本美丽温柔的沙滩“毁容”了。
▲.
退潮后的沙滩非常细绵,脚感很舒服,而且不会下陷,只留下一行浅浅的脚印。
▲. 后江沙滩,我相信不久的将来你依然美貌如初。
▲.
在这里我第一次学习用慢门拍了一张似有“云雾感”的照片,要是涨潮可能会更好看些? 
▲.虽说浯屿岛只有0.96平方公里,可三份之二是部队的军事管理区,故有三分之一浯屿岛之说。
▲. 其实走在岛上的小街小巷中,随处都可以看到妇女们织补渔网的场景。
▲.
男人们大多出海打鱼去了,留守的妇女们就在家里织补渔网。
▲. 0506A
▲.
别看这小小的浯屿岛竟然有11家造船厂。
▲. 这是把新鲜的鱿鱼,晾晒成干。
▲.
新鲜的墨鱼
▲.
这里没有工业,没有污染,没有噪音,这夕阳西下时分的小渔村显得宁静而温馨。
▲.
又涨潮了,这潮起潮落,日复一日,年复一年。
浯屿,她在静静的等着您 。。。
浯屿自由行小贴士:
虽说浯屿岛只有0.96平方公里,可三份之二的面积是部队的军事管理区,渔村的面积就很小了,故有三分之一浯屿岛之说,你如果不是摄影爱好者要拍日出和日落,早去晚归一日游足够了。
▲.
岛上的宾馆都是民宿,房间虽然简陋了点,但窗明几净,倒也显得清爽整洁。
▲.
遍布全国无处不在的“沙县小吃”这小岛上竟然也有,凭良心讲这个价格还真的不算贵。
▲.
浯屿开往厦门的班船也是一天四班:8:00/9:00/14:30/15:30
票价:成人票 30元/人
第二天下午我坐14:30分的这班船返回厦门。
谨以此游记攻略献给来厦门旅游喜欢大海,喜欢海岛,喜欢海鲜的朋友们!
(谢谢欣赏!)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