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2.
一提起“粉墙黛瓦马头墙”,我知道这说的是徽派建筑, 后来又知道徽派建筑最典型的代表是“宏村”,再后来又知道它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世界文化遗产了,学习摄影后才知道它被冠以“中国画里的村庄”美誉。上个月初我终于有机会开车自驾游来到这心仪已久的地方。
这次去宏村的运气真不好!阴沉沉的天,很冷,没有一丝阳光,还时不时的落下稀稀拉拉的雨点,多少令我摄影的激情受到一些影响,可既来之则安之,毕竟机会难得,大老远的来一趟也不容易,我还是振作精神背着摄影包很快融进了这个有近900年历史的古村落。。。
▲3.
虽然天是阴沉沉的,可空气是非常清新,虽然没有阳光,可近处的房屋远处的青山都看得清清楚楚, 这里永远没有北方严重雾霾的困扰。
▲4.
我隔着南湖向村庄望去,不由得从心里赞叹“真是太美了”!
▲5.
▲6.
▲7
▲8.
只有亲身来到这里才能感受宏村是“中国画里的乡村”,看来一点不假!
▲9.
南湖边、村庄里随处可见来这里实习绘画的学生。
▲10.
▲11.
荷塘中的倒影如水墨画一般

▲12
▲13.
呈半月形的月沼如同明镜一般,按照古人牛型的建造布局,这里是牛的“胃部”。
▲14.
这里是宏村建筑最美的的地方,我围着这里转了一圈,拍了一圈,池中倒映着粉墙黛瓦马头墙,
美得犹如水墨画。
▲15

▲16
看到这组片子,反倒庆幸那天没有阳光,否则就没了这“水墨画”般的效果。
▲17
▲18
▲19.
我顺着村里的小街小巷走着拍着,走着走着,每次都不知不觉的走到这里。
▲20.
▲21.
入夜,天气很冷,没有行人,我扛着三脚架又来到这里。
▲22.
灯光下整个宏村显得静谧安祥
▲23.
清早,我再次来到这里,卖早点和各种小菜的大妈早已经摆好了“铺面”。
▲24.
▲25.
▲26.
原来这高高的马头墙又称之为封火墙,在民居建筑密度较大的房屋之间起到防止火灾发生,隔断火源的作用。窗户很小且位置很高据说是为了防止窃贼进入。
▲27.
马头墙一般呈两叠式或三叠式高低错落着,也有一些较大的民居,因有前后厅,马头墙的叠数多至五叠,俗称“五岳朝天”。

▲28.
▲29.
很多大户人家的宅院里面非常宽敞恢弘,可门洞却非常小,体现富庶的徽商不显摆的低调。
▲30.
全村现完好保存明清民居140多幢,承志堂就是其中的杰出代表,建于清咸丰五年(公元1855年),是一幢保存完整的大型民居建筑。
▲31.
古宅里精湛的雕刻随处可见
,富丽堂皇,被誉为“民间故宫”。
▲32.
▲33.
▲34
▲35.
从这里走进“中国画里的村庄”。。。
▲36.
宏村 · 真的是一座从墨水里捞出来的村庄。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