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
说来我也算是个“老厦门”了,40多年了,一直工作生活在这个海滨城市,“厦门港"、"沙坡尾",只要提起这个名字可以说厦门人是无人不知,无人不晓。可知晓归知晓,真的去过的人有多少?不多;登上过“一家人”的小渔船上的人又有多少
? 很少!
我曾经去过这里,屈指可数,而且仅仅是远远的看看,从未进到小渔村里面,更没有上过船。可这一次也是最后一次我真真切切的不但来看了,而且是带着一种留恋,一种惜别的心情来认认真真的看的。
因为从6月10日起,沙坡尾避风坞将封闭整治。这里从此不再停靠作业渔船。百年历史的沙坡尾虽然依旧潮涨潮落,可再也不见渔船打鱼归来的热闹场面,晚上一片渔火阑珊也将不再。
在避风坞我遇到一位摄友,他告诉我说,他已经连续来这里拍摄三天了,这里以前平日都停泊百十条渔船,在期限快到的这几天渔船基本上都已经走光了,今天这里只剩下最后的几条船了。他提醒我说,今天你拍的片子都是绝版的了!
听了他的话,我赶紧第一次也是最后一次融入即将消失的老时光的沙坡尾 ......

▲3

▲4

▲5

▲6

▲7

▲8 这里从此不再停靠作业渔船,听说要选几条船留在这里作为摆设。

▲9

▲10
不知道改造后的沙坡尾是个啥样子,可百姓生活还是要继续。

▲11

▲12

▲13
从小就在这一带长大到老的阿婆恋恋不舍的再来看最后一眼。

▲14.
看惯了船进船出和晚上渔家灯火,明天这一切将成为过去,这几位老人感慨万分。

▲15
厦门旧港和沙坡尾是许多人的外婆家,又是许多人的摇篮记忆,几百年来承载着一代又一代闽台人的生生息息。

▲16.

▲17
退潮了,渔船都开到翔安去拆解了,这里少有的冷清,旁边已建起了摩天大楼并且还会建更多。

▲18.
留下这最后的记忆

▲19.

▲20.
最后一天靠泊在这里,女船主还在认真的清洗船身。

▲21.
这打海水用的球型水桶也算是完成了它的历史使命。

▲22.
每次出海捕鱼归来,售卖海鱼时用的这老式的杆秤,也静悄悄的躺在船台上。

▲23.
船板上凌乱的堆放着渔网和其他捕鱼工具,从明天开始,再也用不着它了。

▲24

▲25

▲26.
这锈迹斑斑系过无数船绳的铁环也完成了它的历史使命。

▲27.

▲28 .
附近的居民在封港前的最后一天,上刚刚打鱼归来的渔船上买最后一次新鲜的海鱼。

▲29.
无论你买多少鱼,船家都会为你宰杀好。
这种传统的“一家人”的小渔船,在这里以后再也见不到了。

▲30.
在沙坡尾做了多年海鲜生意的小老板面对封港改造,渔货来源大受影响一筹莫展。

▲31.
准备把今天收购来的海鲜拿到农贸市场去卖。

▲32.
充满现代气息的小资味已经悄悄的替代沙坡尾的老时光了。

▲33

▲34

▲35

▲36.
潮涨潮落,在沙坡尾的时空里,这老渔港有着不可替代的气质,
留住沙坡尾的一浆一舟,留住沙坡尾的点点滴滴,将是这里现代时尚的生命之所在!

▲37.
期盼沙坡尾封港改造更多的留住历史,留住乡愁!
小贴士: 如何去沙坡尾

网络截图

▲39.
小渔村巷口墙壁上的这幅“草图”或许更直观一些?
公交线路:
到沙坡尾,有2个站点
1、厦门大学站(厦大西村),到那边的公车比较多,路线:2、20、22、 29、 47、 48、
86、87、92、96、122、135、 520、531、659、751、
857路等,下车后,往厦大医院方向行走,步行约500多米到达沙坡尾范围。
2、中华儿女美术馆站,公车路线:86、112路,下车后,往回走,即可达到 。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