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图1】
这位老阿婆叫曾新,今年74岁,是6个孩子的奶奶,最大的孙子12岁,最小的才3岁。
2010年至2012年,是曾阿婆人生中最悲惨的3年:老伴和两个儿子三年中相继去世,两个儿媳随后也离家出走,到今天也杳无音讯,她成了家里的顶梁柱、孩子们身边唯一可依赖的亲人。
从那时起曾阿婆一家几乎没有经济来源,老的很老,小的太小,生活真的可谓是度日如年,完全靠乡亲们的接济度日。

▲【图2】
我们是从《闽南网》的一篇报道上看到这条消息的,清明节第二天,我开车200公里和几个爱好旅游的朋友一路打听,几经周折,终于找到位于漳州平和县九峰镇四面都是大山里的振阳村,看望、慰问这位贫困的特殊家庭。

▲【图3】 看到我们的到来,曾阿婆非常高兴,领着她的6个孙儿孙女在家里“列队”欢迎我们呢。

▲【图4】面对家庭的不幸,曾阿婆说不出话来,任眼泪不住地往下掉,懂事的孙女拿来一张纸巾,拭去奶奶满面的泪水。
这眼泪,揭开了曾阿婆人生中最悲恸的往事:2010年,曾阿婆的老伴离世。2011年,大儿子在安溪一工地打工时被升降机砸中,离开人世。2012年,意外再次发生,小儿子因医疗事故也离开了这个家庭。

▲【图5】放在地上的这些东西是我们送的: 食用油,学习用品,课外书,小孩衣物、现金等。

▲【图6】 曾阿婆的邻居、村支书的哥哥老曾热情地接待了我们,他对阿婆家的情况了如指掌,他告诉我们阿婆的大儿子在外地打工,娶的是“越南新娘”,二儿子娶的是外省媳妇,两个儿子相继去世后,俩人说是要出去打工,走了,这一走就是二年多,再无音讯。

▲【图7】曾阿婆没有被悲痛击垮,她咬咬牙,挑下生活的担子。
她说:为了孩子,活不下去也得活!

▲【图8】阿婆说:我今年已经74岁了,孩子们都还很小,我最担心的就是一旦哪天身体不行了,不能动了,这么多孩子该怎么办啊?

▲【图9】

▲【图10】

▲【图11】
房屋是毛坯房,还是儿子在世时盖的,墙没有抹,地砖也没有铺,老伴、儿子都不在了,看来也只能这样住下去了。

▲【图12】

▲【图13】 面对政府和社会的关爱,现在,老阿婆和孙儿们的脸上都有了笑容。
此前曾阿婆一家几乎没有经济来源,完全靠乡亲接济。今年,平和县慈善总会开始资助他们,村里也为她办了低保,最基本的生存有了保证,但一个74岁的老人抚养6个孩子,压力和困难可想而知还是很大的。

▲【图14】
这是最小的孙子,她妈妈离家出走时,才刚满一岁,现在已经三岁了。他几乎是在奶奶的怀中抱大的。

▲【图15】一家七口人晚上都挤睡在这两张床上。

▲【图16】
此照片和解说取自网络,谢谢原作者。
【午饭时间到了。曾阿婆打了6碗稀饭,炒了3个菜,大蒜、生菜还有包菜。菜叶都是黄的,孩子们很自觉,各就各位,不到10分钟,就吃完午饭。
一日三餐只吃稀饭、配几棵青菜,6个孩子袜子不够穿,大家轮流穿。她说无论如何,都要让孩子把书读下去。
3个上小学的孩子成绩都很好,尤其是雪玉,常常是年段前三名。
刚开春,山区里依然清冷。几双小脚丫裸露在拖鞋外,细看,皮肤都干裂开来,小脚丫颤抖着,似乎冻坏了。袜子呢?袜子不够穿,大家轮流穿,今天,10岁的老二曾颖和9岁的老三曾雪玉没轮到,只好光着脚。】

▲【图17】社会各界,爱心人士看到媒体报道后,纷纷解囊相助。现在孩子们都有新衣新鞋穿了。

▲【图18】过惯了清贫苦日子的曾阿婆现在面对这么多“突如其来”充满爱心的慰问品,一时不知如何是好,甚至有一些连包装都还没有打开。

▲【图19】

▲【图20】

▲【图21】

▲【图22】
一个七旬老人带着这6个未成年的孩子,光是吃喝拉撒睡就够她烦,够她忙的了,还要一天8趟到2公里外的学校接送上学的孩子,回来洗衣做饭,地里还有一些农活要做,想想也真的是不容易!

▲【图23】

▲【图24】

▲【图25】 这是最大的孙子,今年12岁,很懂事。

▲【图26】曾阿婆深知任重而道远,阿婆,我们为您加油!

▲【图27】

▲【图28】 “六一儿童节”就要到了,我祝福曾阿婆健康长寿,祝孩子们快乐成长!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