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青岛啤酒和燕京啤酒的简单对比(转自平静自在的博客)

(2011-12-18 21:07:25)
标签:

杂谈

分类: 商零服务

    注:本来想深入了解一下啤酒行业的情况,做一个青岛啤酒行业的数据统计,今天刚好看到平静自在的博客上有两篇关于青岛啤酒和燕京啤酒的对比分析,使我能比较好地理解啤酒行业,无疑也看到了青岛啤酒的厉害之处,特别是在产品价格并没有大提升、但是成本不断提高的情况下,青岛啤酒的毛利率保持得这么好,而净资产收益率一直在不断提高,有点出乎我的意料。先直接把两篇文章复制转载过来!找机会再做一个青岛啤酒相关数据统计。

 

一、行业的简单数据

    下表列明了青岛啤酒和燕京啤酒2008-2011年半年之间行业增长率和市占率的基本数据。

2011半年

2010

2009

2008

全行业增长率

11.40%

6.30%

4.70%

5.50%

青岛啤酒增长率

20.60%

7.40%

9.90%

6.60%

燕京啤酒增长率

14.80%

7.71%

11.78%

5.00%

青岛啤酒市占率

15.95%

14.16%

13.67%

13.11%

燕京啤酒市占率

11.57%

11.22%

10.38%

9.77%

注:以上数据均根据两家公司财务报告计算或摘录。增长率全部是销售量的增长率。占有率等于当期销售量/全行业销售量。

    在这个简短的表格中,我们可以看出行业集中度不断提高的证据。作为远远超出平均水平的两个大家伙,从2008-2011年半年,青岛啤酒和燕京啤酒的增长率都是超过行业平均水平的,特别是2011年上半年,更是大幅度超出。那么从另一个方面来说,大家伙受益,小家伙肯定是遭殃的,所以青岛啤酒和燕京啤酒的市场占有率一直在不断上升之中,可以想象,那些体积小,市场竞争能力弱,无品牌效应的啤酒企业正在不断地退出市场竞争,要不被灭亡,要不被收购。

    谁说大的增长慢?啤酒行业竞争激烈,其实小的死的更快。腾出来的市场空间,只能被大家伙吸收,所以啤酒行业越大越受益。要买就买大的。

    2008年和2009年,青岛啤酒的均在年报中定下销量增长要超过行业平均水平的2个百分点,结果只有2009年完成了。如不出意外2011年应可以完成上述目标。另外青岛啤酒2009年报披露,行业前三的市场占有率为44.8%,平均达到14.93%,据此推断,燕京啤酒可能前三强还排不上号,青岛啤酒应该是有位置的,或许也就是排名第三而已。

 

    二、青岛啤酒和燕京啤酒的盈利能力对比

青岛啤酒的相关财务数据 

项目

2010

2009

2008

2007

2006

2005

2004

2003

2002

2001

毛利率

43.54%

42.94%

40.66%

41.63%

40.55%

40.68%

41.68%

42.38%

41.50%

40.27%

摊薄ROE

15.83%

14.90%

11.50%

10.13%

8.36%

7.05%

9.35%

8.87%

9.32%

4.50%

燕京啤酒的相关财务数据 

项目

2010

2009

2008

2007

2006

2005

2004

2003

2002

2001

毛利率

41.33%

39.80%

36.68%

37.75%

38.55%

38.51%

39.04%

41.46%

38.93%

40.69%

摊薄ROE

9.42%

8.53%

6.66%

7.44%

5.88%

7.75%

8.53%

6.91%

5.84%

8.56%

 

    第一、两家公司的毛利率水平都是非常稳定的,但是青岛啤酒更稳定,10年来,上下也就23个点的差距,而燕京啤酒高低有差到5个点之多。这个结果显示了两家公司产销之间衔接和管理能力的差距,显然青岛啤酒更强一点。

    第二、综合盈利能力ROE来比较,青岛啤酒要大幅度胜于燕京啤酒。特别是近3年,差距越拉越大。

    第三、青岛啤酒的盈利能力一直在上升之中,ROE2001年的4.5%上升到2010年的15.83%,和其行业地位的提高以及行业市占率的提升是一致的。

    但是燕京啤酒的盈利能力长期来看,ROE水平上下起伏不定,似乎和其行业地位和市场占有率的提升不一致,受惠于此的程度好像明显不及青岛啤酒。不解是何道理?

    第四、下表是两家公司每千升的销售价格。总体来说,是在不断提升之中。但是提升幅度都太小太慢,远远跟不上我国CPI的增幅,更不要说和白酒红酒比了。特别是青岛啤酒,三年增长幅度仅为8.73%,不足年3%。如果青岛啤酒今后提价的幅度能够稍微大一点(仅仅是如果),不出3-5年,ROE水平上升至20%以上应该是没有问题的。

    难道有无法大幅度提价的隐衷?不得而知。

 

两家公司每千升销售价格(单位:元/千升)

 

 

2011半年

2010

2009

2008

三年增幅

青岛啤酒

3173

3086

3012

2918

8.73%

燕京啤酒

2279

2047

2130

1995

14.23%

 注:根据公司报表计算所得

   

     第五、青岛啤酒和燕京啤酒在盈利能力方面还有一个大的项目差异。2010年青岛啤酒人均职工薪酬为5.80万元,而燕京啤酒仅为4.30万元,仅此一项就有数亿元之差,即可抹去燕京啤酒大部分利润。这也可以从一个侧面反映青岛啤酒对燕京啤酒的优势。

 

    三、青岛啤酒和燕京啤酒的盈利质量对比

    如果用10年期的FCF/净利润水平来计算衡量盈利质量的话,青岛啤酒的FCF/净利润(10年期)为145%,而燕京啤酒仅为-43%。哪个利润更真实一点,一目了然啊。

    这种现金内生能力的差异长期来慢慢地影响了公司的资本结构。青岛啤酒的资产负债率从2001年的55%下降到了45%,而燕京啤酒同期数据却从13%上升到了35%。如果照此发展下去,不出几年,两家公司的资产负债率水平会异位的。

 

   四、信息披露能力的对比

    就信息披露的方面而言,两家公司都有一定的高度层次,也有一定的视野。即使是一个行外人,只要具有必要的常识,能以客观和学习的心态来看待和思考,应该都可以形成自己的结论和观点。

    首先是关于行业总量的信息。

 

2010

2009

2008

2007

2006

2005

2004

2003

2002

2001

10年增长率

7年增长率

青岛啤酒

635

591

538

505

454

408

371

326

299

251

10.86%

9.37%

燕京啤酒

503

467

422

402

352

312

285

 

 

 

 

9.93%

全行业

4483

4294

4103

3931

3515

3016

2910

2540

2387

2274

7.83%

7.47%

注:燕京啤酒销量含托管的部分。燕京啤酒2001-2003年销量分别为171万吨、176万吨和223万吨,不知如何换算成万千升?

    关于行业总量的信息,两家都有关注,但青岛啤酒类似信息披露更规则。我们可以看到,近十年来啤酒行业的增长率不高,落后于我们的GDP增长率,可以算的上是低增长的行业。

    但是两家行业龙头的增长速度均超过了行业平均增长速度。青岛啤酒10年增长率超行业近3个百分点,而燕京啤酒7年增长率超行业2.5个百分点。不知道这种超越还可以保持多久?

    然后我们可以看到关于行业发展趋势的信息。啤酒行业一个最最重要的趋势就是行业集中度不断加大。这从两家公司的报告中都可以看出。青岛啤酒和燕京啤酒等大块头的市场占有率不断提升,而小企业在萎缩。青岛啤酒2002年报披露,当时10大企业的市场占有率为42.90%,200710大的份额为64%,而到了2009年报披露仅三大企业的占有率就有44.80%了。燕京啤酒历年年报表也有类似信息披露。

    两家公司在近年都进行了较多的收购案例,比如燕京收购漓泉,青岛收购银麦。有兴趣也可以整理一下,看看实业投资中是如何运用投资理念的,比如如何估值的问题,应该比较有意思。

    通过两家公司的报告,我们大概可以知道啤酒行业的核心竞争力就是品牌结构、产品结构和地域控制力。在这三个要素中,品牌是第一位重要的。两家公司都是主品牌加副品牌的结构。青岛啤酒是主品牌青岛、加上副品牌崂山、汉斯、银麦,燕京啤酒是主品牌燕京加上副品牌惠泉、漓泉和雪鹿。以我个人经验,现在出去消费啤酒,可以说已经很难有机会再见到几大厂商之外的其他品牌,要么是其主品牌,要么是被其收购的副品牌,可以说是长袖善舞。

    对于产品结构,两家公司的都有一个共同的方向,那就是持续致力于提升中高档产品的比重,以提高产品的盈利能力。青岛啤酒新推出高端品种奥古特和逸品纯生(见过广告,没有喝过,也不知到怎样),燕京啤酒也有类似的举动。提升形象的最终目的是为了提价,提升盈利能力。

    燕京和青岛,谁更大牌?燕京啤酒我从未消费过,但青岛经常消费。如果仅从数字上来看的话,据燕京啤酒年报披露,2006年以前,燕京啤酒连续十年是全国销量第一大品牌,经对比两家主品牌销量,确实如此。但从2007年开始,青岛啤酒超出了燕京的销量,至今燕京仍未追上,而且和青岛的差距越来越大。是否可以说,青岛现在更大牌一点?

    青岛啤酒的信息方面有些细节非常贴心。比如,从2008年开始,青岛啤酒开始披露成本构成,这是一个在其他场合很难得到的知识,之前我确实不知道啤酒的成本中50%都是包装物,我们买个啤酒主要就是买个瓶子嘛?。可能这些内容不属于规定动作,所以很少有企业披露主导产品的成本结构。但是青岛啤酒披露了这个信息,证明公司具备了某种管理和核算上的能力。做过工业企业的会计核算的人都会知道,准确核算产品制造成本的难度。

    我们上市公司的年报中,有很多公司最大的特征的就是信息披露不完整,糊里糊涂,有些是没有能力做到完整披露,有些是有能力披露但是故意不披露。所以我认为全面完整地披露信息即使一种态度,也是一种能力。

    综合比较下来,我个人认为两家公司在披露方面都有较高的水平。如果一定要排出一个高下的话,似乎青岛啤酒要略胜一筹。

 

五、营运能力的对比

青岛啤酒的营运能力指标

报告期

2010

2009

2008

2007

2006

营业周期()

63

83

96

89

81

存货周转天数()

61

81

94

86

78

应收账款周转天数()

2

2

2

3

3

流动资产周转率()

2.27

2.72

3.08

3.35

3.56

总资产周转率()

1.22

1.32

1.33

1.3

1.24

 燕京啤酒的营运能力指标

报告期

2010

2009

2008

2007

2006

营业周期()

164

159

157

133

125

存货周转天数()

161

155

152

128

119

应收账款周转天数()

3

4

5

5

6

流动资产周转率()

2.29

2.39

2

2.24

2.72

总资产周转率()

0.78

0.81

0.73

0.76

0.75

    这方面的指标不需要多说什么。青岛啤酒要远远优于燕京啤酒,而且青岛啤酒似乎在持续优化中,而燕京啤酒却在不断恶化。资产周转速度是影响盈利能力的一个重要因素。这也可以解释为什么青岛啤酒的最终盈利能力要大幅度高于燕京啤酒。

    青岛啤酒的存货周转和应收账款周转要大大快于燕京啤酒,那为什么两家的流动资产周转率这么接近?很简单,主要是现金资产的差异决定的。青岛啤酒现金资产占流动资产的比重高达75%,而燕京啤酒仅为1/3左右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