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原创) 甲流!甲流!我们共同面对

(2009-11-05 23:40:00)
标签:

杂谈

  (原创) <wbr>甲流!甲流!我们共同面对

 

    这段时间天气突然转冷,周围咳嗽声四起,甲流疫情四处蔓延,前段时间大家松弛的神经一下又紧绷起来。

    平时就爱感冒发烧的儿子让我担惊受怕,隔三差五就跟老师和校长通话,了解学校的相关情况。很多学校有的班级只有几名学生在坚持上课。前几天又听说我市一名八岁的小学生死于甲流,而他的奶奶是医学院的领导,父亲还是为医学博士!震惊之余更加为儿子担心。

    每天见到儿子放学回家,第一件事就是伸手摸一摸他的额头,嘘寒问暖,了解班级出勤的情况。不过还好,他们班级近五十名同学都完好无损,几乎满勤,这样我的心松弛了不少。我和她妈妈给他准备了板蓝根、双黄连口服液和各种消毒液,放在孩子床头,即便不用,仿佛也可以震慑一下那看不见得病毒……

    那天从长春归来,在同行的球友当中有几位感冒发烧,并伴有干咳,我似乎也感到嗓子疼,脑袋发热。到家后自动和儿子进行了隔离,回到另一处住所静养观察。过了两天看没什么大问题才敢见儿子。几日不见,我和儿子都有久别重逢的感觉。虽然儿子很内敛、不善于表达情感,可还是从他的眼神中看到了那份对父亲的亲情和关爱!

    第二天要写长春行的随笔,我在东北吧查资料的时候见到一个帖子——《黑龙江省绥化市一个孩子的舅舅给因甲流死亡的外甥的一首诗》,这首诗看了令人揪心和流泪。全文是这样的:

    洋洋啊,你在喊我一声舅舅……

    洋洋啊,真的舍不得你离去,可是舅舅真的无能为力。愿为你付出所有的力气,可是确换不回你轻轻的一下呼吸。

    洋洋啊,你与舅舅的架还没打完,你怎么就能这样的说走就走,离舅舅而去。

    洋洋啊,在天堂里不要哭泣,如果能投胎还要做你妈妈的儿子,因为你的妈妈失去了你彷佛对世界都失去的记忆。
   
洋洋啊,你就这样轻轻的走了,留下了满屋的衣服和玩具,我们是毁去还是留下当做记忆,留下那将是我们痛苦一生的回忆,毁去我们怎么又舍得泯灭你最后所留下的痕迹。
    洋洋啊,我的外甥,难道上辈子是舅舅欠你的,这辈子你用你那最天真最可爱的笑脸让你的舅舅为你着迷,为你付出所有的心意,可是,可是你最后缺连一句话都没有和舅舅说就这样静静的离去。
    洋洋啊,虽然你才8岁,但是你怎么可以懂得那么多,说出那样的话,在你进入病房的那一刻,你说了,到这里的人都得死,你们都走吧,我要死了,你知不知道,你这一句话包含了我们多少的眼泪,你的爷爷奶奶,姥姥姥爷,你的那个舅舅舅妈,你的姨奶,舅爷都终日为你以泪洗面,你的爸爸妈妈也走到了崩溃的边缘。
   
洋洋啊,舅舅梗咽着,写下这些东西,只是怕舅舅有一天把你忘记,我要铭记,我要铭记。
   
洋洋,可不可以再喊我一声,舅舅、舅舅……

        

         脆弱的生命,动人的亲情!在这和平和谐的年月,为什么要让人经历这样的生死别离!看到这里我的最大愿望就是尽全力保障儿子和家人健康,共同度过这场人类的灾难……

    这些日子我把注意力放在了接种疫苗上,期待着疫苗早日来到齐齐哈尔!一天天过去了,我在焦虑中等待着。得知外事、公安、教育等接触人多的部门已经开始接种疫苗了,这个消息令我喜出望外!但是否接种疫苗、是否有副作用?人们众说纷纭,“不良反映论”、“临床时间不足论”接踵而来……种?还是不种?让我再次把心收得很紧。前天晚上儿子放学归来,带回了一种《接种甲流疫苗征询表》,说是让家长签字确认。我认真浏览每项征询的条款,详细询问儿子近期身体究竟有什么反应,得到“一切正常”的结论后,我在表格上签了字。落笔时有一种神圣、庄重的感觉……

    昨天上午突然接到儿子班主任春翎老师的电话:“看你给孩子签字了,他最近感冒吃药接种疫苗能行吗?你问明白了吗?”当时我真的有点发懵,接种疫苗究竟有多大问题和隐患哪?我说:“我问一下专家吧。”于是我拨通了一位医生朋友、一位已经接种疫苗的外办朋友,他们给了“应该接种”的肯定回答。我还是不放心,把电话打到疾控中心徐主任那里,他可是我市最权威的防疫专家。他详细询问了儿子近期症状和治疗境况。我说儿子其实近期并无大碍,只是“小病大养”。徐主任坚决支持孩子接种疫苗,并一再强调要相信科学,相信国家。我终于一块石头落下地……

    昨天下午,我在忐忑中度过,好像有一个针头随时扎进我的肌肤。儿子下午接种疫苗,想了半天还是没到学校亲自督战、“陪护”。知道儿子最讨厌这样无微不至的呵护,也就没去自讨没趣。借这个时间,我在网上查找了大量预防和治疗甲流的小常识,下载打印出来,不仅我给全家人看,也发放给单位的同志。大家看后,普遍反映对甲流有了更清晰的认识,心里有数多了。

    晚上我没做饭,而是躺在沙发上等待儿子归来。儿子准时回家了,今晚见到儿子与以往的感觉不太一样,一种灾难过后亲人重逢的感觉。我忙上去抚摸儿子的额头,儿子说:“爸,我打完疫苗了,没啥反应。”永远内敛平静的儿子,永远气定神闲的儿子……“今晚爸爸没做饭,你想吃什么?咱到外面吃。”“什么都行,但不能吃鸡蛋、海鲜等发物。”于是,我们来到了家附近的鲜味小酒楼。同学的母亲是老板娘,热情的接待,备至的关怀,调剂出了一顿营养可口的饭菜,让我们在瑟瑟的初冬夜晚又一次享受着佳肴美食。

    肆虐的甲流的确离我们很近,甲流就在我们中间。但我们无需这样紧张,也大可不必惊慌。我从未担心过自己,对我儿子的牵挂却是一种本能的、天性的、无法抗拒的反应。我不知道这样稍过的关爱会不会带来什么负面的作用?儿子说,他们一个班只有六名同学注射了甲流疫苗,除部分因感冒刚刚痊愈的同学外,其中大部份同学及其家长是对疫苗的安全性存在质疑,或干脆认为是不安全的,会产生副作用的。这些家长与我一样对子女的安危牵肠挂肚,选择了谨慎回避的态度。我想,大家应该相信科学,相信我国生物高科技研究的能力。尽管没能有足够的时间来做临床,但毕竟有这么多年预防科学体系的基础保障,有国际间生物医药技术、信息的充分交流,我们完全有能力在在较短的时间,打破常规研制出安全有效的疫苗。

    通过大灾大难的考验,人类对生命科学研究会产生共识,对生命的关爱会更加一致,会有更良好的合作环境和技术交流。通过大灾大难的考验,使我们更能体会亲情的可贵,让我们知道什么是唇齿相依,什么是情同手足!它会让我们更团结、更坚强、更和谐、更珍重生活、珍惜生命!

    我很享受自己沉浸在这看似脆弱的亲情世界里……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