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6/middle/5ec14473x96176bf81ed5&690
晴日飘紫吐岚的紫柏山,飘洒的细雨挥动着出神入化的鬼斧神凿,不知不觉漫山遍野就造化出一幅似真似幻的远古浮雕。真是难以想象,一个人中豪杰,在推翻强秦、建立汉家一统天下之后,却放下盖世的功勋,摒弃本来可以享受的世上的一切荣华富贵,来到这大山深处辟谷隐居。一切都过去了,只有宁静。两千年前的紫柏山一定比现在更宁静,更寂寞。
很难想象张良在这里时的心情。
这里的空气太好了,清新,甜冽。这是来自那漫山的苍松翠柏和清澈透亮的溪涧的空气。天空飘着雨,群山愈发苍翠。我站在张良庙颠顶八角展翅、凌空欲飞的授书楼上,远眺紫柏山雄伟的身躯高高耸入一片苍茫的乱云之中,缝顶云雾滚动,烟雨迷茫,心中不由暗暗吃惊:这山太高,而切树高林密,浓阴森森,清静中透着几分冷幽。
离开热闹繁华的都市,来到这冷幽的深山密林之中,过一种与世隔绝的隐居生活,子房先生能否适应?心中是怎么想的?我一步一步走下盘旋而下的云梯,心中总是萦绕着这个问题。烟雨中的张良庙依然沉默不语。
这里的夜太黑,黑得让人心里害怕。这是真正的黑夜。只有见了这夜色,才知道城市的夜晚不能叫黑夜。城市没有黑夜。我又想起了张良。那时没有电灯,没有公路,也没有这村寨,路断人稀,在这么黑的夜里,漫漫的长夜,他是怎么过得?
在这个漆黑的夜里,在这十月的秦岭山中,在夜深人静之后,我听着窗外隐隐传来的山风声,第一次很认真地想一个古人,一个两千年前被后人称为“英雄神仙”的生命。
张良对生命看得很透。他执著而又潇洒,现实而又浪漫,入世又能出世。他既慷慨豪迈,大展雄才,实现自己的理想抱负;又能弃绝一切,急流勇退,我自逍遥。古往今来,有几个人能像张良那样挥洒自如?既能让生命大放光华,驰骋天下,灭秦兴汉,建立赫赫功勋;又能让生命内敛,退居山林,独善其身。张良是真正的拿得起放得下,他不是那种被动式的“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他对生命的掌握是主动的,生命在他手中,真正做到了“我行我素”。
张良对生命看得很透。一个人之降生于世,说是必然,也很偶然。人生不过几十个春秋,在这世上走一遭,人必须珍惜那偶然的生命之赐,必得在这世上做点什么,证明生命,证明生命的存在,证明一个生命存在过。有人证明生命的善,如慈善家;有人证明生命的美,如艺术家;有人干一番惊天动地的事业,证明生命的伟大。生命的证明——每一个人都以他的存在及存在的方式进行证明,对生命进行证明。张良大半生谋的都是灭秦兴汉的大事业,这是一种对生命的辉煌证明。张良本是韩国人,他的祖父、父亲都是韩国相国,秦始皇灭韩后,张良虽然年少,但立誓要报丧国之仇,“弟死不葬,悉以家财求客刺秦王”。后来募到了一位大力士,趁秦始皇东游之机,张良与大力士在博浪沙埋伏,等秦始皇车驾到,叫大力士猛力地抛出一个重一百二十斤的大铁椎,可惜一个偏差,铁椎误中副车。但这博浪一椎已然震天动地。敢募力士同刺秦王,这样的胆略,绝非常人可及。张良后来辅刘邦南征北战,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终于推翻暴秦,统一天下,建立汉朝。张良对生命的证明,证明了他生命的辉煌。
张良对生命看得很透。人生一世,草木一秋。人可以证明生命的辉煌与伟大,但是面对整个浩瀚无垠的宇宙,一个人的生命又是多么的微不足道,只是一粒微尘。认识到这一点,反而会更加珍惜生命,珍惜那短短的必将会匆匆消逝的数十年光阴,而不会斤斤计较身外物之长短。对个人来说,自我就是一切,是世间最重要的。这样,人在证明生命的同时,又会珍惜生命。证明是生命的扩张,珍惜是生命的内敛。证明需要执著,珍惜则可逍遥。逍遥是生命的一种放松状态,一种随心适性的状态,是一种融我于自然之中、物为我用、物物而不物于物的境界。逍遥是对生命的珍惜,逍遥就要舍弃,舍弃一切身外之累。昔日,刘邦立汉之后大封功臣,对群臣说:“运筹策帷幄中,决胜千里外,子房功也。自择齐三万户。”然而,张良并不居功自傲,不为自身和子孙的荣华富贵而甘受其封,不贪不霸不占更不争,他反而恭谦以陈:当初臣从下邳起兵,跟陛下在留相会,这是天把臣来送给陛下。陛下采用了臣的计策,侥幸地偶然料个正着,臣愿意封于留就够了!不敢接受三万户的大地方。在张良看来,荣华富贵生不带来,死不带去,贪占那么多做什么?他而且常常说:我家世代相韩,及韩灭,我不惜万金,为了要替韩国报仇而对付强秦,一锤打下去,天下都震动了。“今以三寸舌为帝者师,封万户,位列侯,此布衣之极,于良足矣。”他不止一次表示:“愿弃人间事,从赤松子游耳。”张良一方面建功立业,同时在他的心底,对功名利禄又看得很淡。只有对身外之物看淡,看轻,才会对自己的生命看重。且让生命逍遥自在吧。
证明而后逍遥,证明而不失逍遥,既可证明有能逍遥,这是何等辉煌而又洒脱的生命!这就是张良,这就是张良对生命的态度。他对生命看得多么深透!他对生命把握得多么自如!
清晨起来,我望着满山的苍松翠柏,心中闪过一个奇怪的念头:张良现在哪里?还在这里吗?绿树掩映着静静的张良庙。天空飘着细雨,一层淡淡的晨雾轻笼着张良庙,张良庙真切而又朦胧。我知道我这个念头很是荒谬,但我想,来到张良庙,置身这紫柏山中,每个人都会想起张良,想想两千年前那个在这里辟谷隐居的古人。
的确,张良庙的存在给后人有一种昭示!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