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高的变化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2018-11-12 08:35:57)| 分类: 教案 |
课题 身高的变化 第一课时 主备人
教学
目标
1、结合身高变化的统计表,会选择统计图直观、有效地描述数据,进一步体会复式折线统计图的特点,能读懂统计图表中所蕴含的信息。
2、经历对两组身高数据的整理和描述过程,分析两组数据的不同特征,体会分组整理数据的作用,发展数据分析观念。
教学
重难点 教学重点:能正确制作复式折线统计图。
教学难点:能根据统计图里的信息进行分析、比较和判断,并能作出合理的推测。
教
学
过
程 一、谈话导入
1、同学们参加过体检吗,体检都做什么项目?刚刚有同学说到了量身高,那么你今年的身高是多少,与去年的身高相比,有什么变化呢?关于身高的变化,你还想知道点什么呢?
2、引入新知
师:刚刚大家说的很好,今天这节课,我们一起来学习“身高的变化”(揭示课题)
二、探究新知
1、出示一至六年级淘气身高与全市男生平均身高的记录表。
2、师:这是一张关于淘气身高与全市男生平均身高的记录表,调查者首先进行了数据的调查(板书:收集数据),然后对数据进行了整理(板书:整理数据)再将数据制成了同学们现在看到的统计表(板书:制成统计表)。现在来看看表中淘气的身高与全市男生平均身高。
3、提问:“全市男生平均身高”是什么意思?从记录表中你获得了哪些信息?与同桌说一说。
除了统计表,我们还可以怎样更加直观、更清楚地表达这些身高的变化?(引出统计图)
你觉得应该选择哪一种统计图能更好地描述这些数据呢?
2、制作统计图
(1)师:通过同学们刚刚的讨论,我们知道折线统计图能更好的描述记录表中的数据。那么,你觉得应该如何画这个统计图呢?它的横轴、纵轴应该表示什么?
(2)如何确定纵轴上的数字?每一个表示多少厘米才合适呢?
(3)画好纵轴和横轴后,说一说怎样画折线描述数据?
(4)根据复式统计表制作复式折线统计图。
(5)这图怎样来表示身高的?(用点表示数量的多少)
(6)图中怎样表示身高的变化情况的?
3、根据统计图回答问题。
(1)淘气的身高在几年级与全市男生平均身高水平差距最大,在几年级与全市男生平均身高水平差距最小?(根据两条折线上的点的差距来比较)
(2)淘气的身高在按个阶段长得最快?与全市男生平均身高的增长情况一致吗?(观察折线在哪里上升的最多)
(3)淘气的身高在全市男生中所处的位置有变化吗?(即淘气的身高与全市男生平均身高相比是高是低,还是一样。)
4、合理推测
师:根据统计,全市初三男生的平均身高是164cm,请你估计三年后淘气初三时的身高。
三、深化巩固
1、完成“练一练”第1题。
依照新课学习的知识,调查自己一至六年级的身高和所在地区男生(女生)的平均身高情况,制作合适的统计图,然后根据统计图说说自己有什么发现。
四、课题小结
师: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板书设计:
前一篇:<统计图的选择>教学设计
后一篇:《心灵上的百合花开》读后感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