严密监控南北地震带北段(宁甘蒙交汇)
(2019-01-05 20:52:41)关键词:宁甘蒙交汇 海陆巨震关联原理
 
摘要:在南北地震带范围内,南北地震带中南段地震能量整体释放告一段落,未来几年,尤其2020年或之后要高度关注宁夏,甘肃,内蒙交汇,或贺兰山,六盘山,祁连山交汇处,尤其中卫西郊与甘肃毗邻之域附近……
 
2015年我初步总结出自2001年以来青藏高原周边8级巨大地震的发生节律与印度洋的8级以上巨大地震的发生节律有很强的轮回对应性,比如2001年在青藏高原北侧的新疆发生8.1级地震,接着2004年12月26日和2005年3月28日印度洋就发生9.2和8.8级超级地震, 接着2005年10月8日青藏高原西侧的巴基斯坦又发生7.8级地震,接着2007年9月11,12日印度洋的苏门答腊岛近海又发生8.7,8.5级地震,接着2008年5月12日青藏高原东侧的汶川又发生8.0级地震,接着2012年4月16日印度洋苏门答腊岛近海又发生8.6,8.2级地震,接着青藏高原南侧的尼泊尔又发生8.1级地震,接着2016年3月印度洋苏门答腊岛近海发生7.8级地震……也就是说21世纪初青藏高原周边四个方向的巨大地震与印度洋的巨大地震是往复轮回按序发生的,规律性很强,形成这种规则的主要原因是印度洋板块南北运动的节律性导致的,当印度洋板块向北俯冲运动的过程中,青藏高原板块受印度洋板块水平应力和垂直应力的作用就会异常增强,故此会诱发巨大地震,当印度洋板块向南水平俯冲运动时,印度洋板块苏门答腊岛近海地壳受水平应力增强,故此也会导致印度洋诱发巨大地震。很显然海洋的8.5级以上巨大地震和陆地的8.0级巨大地震是有周期的,2004年12月26日印尼苏门答腊岛的9.2级地震距离全球上一个8.5级地震整整间隔40年,但自2001年至今,全球海洋的8.5级地震和陆地的8.0级地震已经发生十几次了,印度洋板块很可能穿插到了整个青藏高原的基底,致使印度洋板块进入南北运动的剧烈活跃周期之时,就会导致青藏高原周边的大地震有序发生,2001年青藏高原的巨大地震是先在青藏高原北侧的新疆诱发8.1,接着在青藏高原西侧巴基斯坦7.8,接着在东侧汶川8.0,接着在南侧8.1……,本世纪全球的巨大地震首先从2001年的青藏高原的新疆开始,上世纪也是从青藏高原的新疆开始,1902年新疆首先发生8.25级地震……经以上的论述说明巨大地震只有在周期之内才会发生,而且规律性极强,同时也说明陆地板块的地震与海洋板块的地震也是息息相关的,因为所有陆地板块的基底底部都被海洋板块穿插或贯穿,大洋板块的运动模式一定会影响陆地板块的运动模式,进而导致海洋板块的地震与陆地板块的地震有机的联系在一起,所以认识陆地地震的孕育,发展,发生规律要结合海洋板块的地震,相反认识海洋板块地震的发生规律也要结合陆地板块……
我认为中国大陆的地震孕育,产生的规律主要受来自印度洋和太平洋板块有节律的俯冲运动影响,其中印度洋板块主要影响青藏高原周边,使青藏高原周边的大地震与印度洋板块的地震有序或有机的链接在一起,成为不可分割整体。而太平洋板块的地震与中国黄河流域地震带,南北地震带或华北地震带链接或有序交融在一起,也就是位于太平洋板块上的智利(或南美)地震带,汤加——新西兰地震带,日本地震带(包含堪察加—千岛群岛—本州—琉球—台湾)与中国南北地震带,华北地震带相互平行,在大地震的产生规则方面有极强的内在关联性,这一点与印度洋板块和青藏高原之间的紧密关系类似……,
例如,1906年智利南段发生8.6级地震,1918年日本发生8.5级地震,接着1920年南北地震带北部就发生8.5级地震,接着1923年日本又发生8.3级关东大地震,接着1939年智利南段又发生8.6级地震……这些地震是按次序发生的……,同样本世纪2010年智利发生8.8,2011年日本发生9.0,接着南北地震带就会具备诱发相当于9级地震能量三十分之一的巨大地震的风险……
2012年我首次发现大地震发生的稳定规律一般只存在于相互平行的地震带之间,例如在太平洋板块上日本地震带与智利或南美地震带相互平行,二者在本世纪的8级以上地震发生规则上就充分验证了这一点,如2006年11月日本带近海发生8.3级千岛群岛巨大地震,接着轮到2010年的智利发生8.8级超级地震,接着2011年又轮到日本带发生9.0级超级地震,接着2012年南美北部7.9,接着2013年又日本带鄂霍次克海8.1,接着2014又智利7.9和8.2,接着2015又日本8.5,接着2016年新西兰8.0和智利7.6……也就是日本(海沟地震带)与智利(海沟地震带)相互平行,在大地震的发生上有次序性,这与太平洋板块自身的钟摆运动有关……这些大地震也为南北地震可能存在的巨大地震打下了反复钟摆式俯冲激活的地质力学机制,这些地震的反复诱发,意味着与之相互平行的南北地震带再次诱发大级别大地震的风险增强,甚至不可避免,只是时间问题……所以2009年之后要对南北地震带高度关注……
同时中国中东部的所有山脉或地震带的走向与太平洋上的主要地震带相互平行,太平洋上的大地震对中国中东部的地震带也具有激活和诱发作用,例如1952年日本带的堪察加发生9.1级矩震地震,1960年智利发生9.5级矩震地震,接着66----76年,中国南部地震带,华北地震带,台湾地震带陆续发生十几次7级左右和7以上地震,包括唐山大地震,这说明日本带和智利带的9级以上超级地震只有在太平洋板块处于最为剧烈的西北——东南方向反复水平运动的情况下才会发生,这种剧烈的运动也间接激活了中国所有与智利或日本海沟地震带相互平行的地震带,这些地震带都是东北——西南走向,进而导致中国这部分中东部的地震带在智利60年9.5级地震之后的1966---1976(含1988年云南耿马,澜沧两次7以上)陆续发生十几次7级左右或7以上地震,如果本世纪按照上世纪同理推演,在2010年和2011年智利和日本9级地震之后,中国南北地震带,华北地震带也会陆续进入7级或以上地震的集中频发的周期,实际上2010年之后在中国的四川雅安,九寨沟,新疆,青海,云南,甘肃……长白山周边的松原,辽阳,韩国分别发生了7.0,7.0,7.2,7.3,7.0,6.6,6.6,5.8,5.7,5.5,5.5,5.0,5.1级地震,这些地震都不是巨大地震,但也要引起关注,由于上世纪66年之后十几年中国的7级左右地震在华东的唐山,海城,邢台,在西南的云南,四川,东南的台湾都有集中发生的趋势,故此进入21世纪初这些地震并未集中在以上所述的某些区域集中发生,尤其华北东部河北,辽宁,山东,渤海湾进入21世纪截止目前2019年1月2日还未发生过6级以上地震,主要就是因为上世纪华东地震能量释放的相对彻底,但也不可以掉以轻心,中国东部的地震诱发的概率要较中国西部小得多,所以进入21世纪上半叶之前中国7左右的地震还要重点对中西部进行监测,这一点与上世纪类似,上世纪1966年之前中国大陆的华北,华东地区没有7级以上浅源地震发生(台湾除外),1966年之前的7级以上的浅源地震在大陆全部都发生在南北地震带和青藏高原……,同样进入本世纪也是类似的,本世纪的上半叶,也就是至少2050之前对中国的大级别地震的监测重点还是要放在台湾,青藏高原和南北地震带,这一点是毋庸置疑的。
同时中国中西部的强震,危害或影响最大的是南北地震带,因为南北地震带由北至南分别经过内蒙古,甘肃,宁夏,陕西部分地区,同时也贯穿了四川和云南大部分地区,这条地震带是以东经105度为中心,东经105度是一条非常重要的地质分界线,这个经度暗藏一条巨大又绵长的断裂,仅上世纪就有宁夏海原8.5,藏东墨脱8.6,云南通海7.8,云南耿马7.6,云南澜沧7.2,四川龙陵7.6,四川松潘7.5,四川康定7.5,四川炉霍7.9等,本世纪有汶川的8.0,雅安的7.0,九寨沟的7.0,云南的6.6,甘肃6.6……实际上东经105度和西经75度连接在一起恰好围绕地球一圈,这个圈经过南北地震带,苏门答腊岛近海,南美,中美,西海岸,而这些区域历史就多七,八,九级大地震,比如2004年印尼9.2,汶川8.0,海地7.3,智利8.8都是在这个圈附近,这些地震造成数十万人死亡,仅海地,印尼就造成50多万人死亡或失踪,这个恐怖的死亡圈经度对称,需要引起高度重视……
有一点在南北地震带必须引起注意,就是从1920年海原的8.5级地震之后,中国中西部几乎所有的7级以上的地震能量都集中在南北地震带的南段和青藏高原周边集中释放,尤其从1970年云南通海7.8级地震至本世纪的今天2019年1月,这50年间7---8级地震的能量释放对于中西部而言,主要集中在了南北地震带南段和青藏高原周边集中释放,尤其本世纪初体现的更加明显,例如2001年青藏高原北侧的新疆发生8.1,2005年青藏高原西侧巴基斯坦发生7.8,2008年青藏高原东侧汶川发生8.0,2015年青藏高原南侧尼泊尔发生8.1……同时2008,2014年新疆于田发生7.2,7.3级地震,2013,2017年四川雅安,九寨沟诱发7.0级两次,上世纪70年至今,云南发生通海,澜沧,耿马7以上,四川炉霍,松潘7.9和7.5……基于以上统计和多角度综合分析,目前完全有理由认为,截至目前二零零九年,中国青藏高原周边和南北地震带南段的强震能量释放会告一小段落,当然7左右或7以内这些区域也不能在相关周期内杜绝,但从此刻2019年起,务必将八左右强震监测的重点要放在南北地震带的北段,尤其在宁夏,甘肃,内蒙交汇这个位置,或祁连山,六盘山和贺兰山交汇处,这个位置大约是东经104.5度,北纬37.5度(或以东经104----105度,北纬37.5----39度为近似区域中心)……
沿着黄河流域附近的甘肃,内蒙,宁夏,陕西,山西,河北,山东历史上都发生过8级以上巨大地震,其中宁夏和山东有过8.5,这些大地震影响巨大,发生的区域都是围绕黄河流域所经之地或山脉展开,因此可以将这些巨大地震所发生的区域统称为黄河流域地震带,也可统称华北地震带,上文论证了青藏高原周边的8级地震主要受印度洋板块的影响,当印度洋出现9级矩震震级地震的时候,青藏高原周边就容易出现8级地震,8级地震是9级能量的三十分之一,也就是说当印度洋出现9级地震的时候,通常青藏高原周边就会出现相当于9级地震能量的三十分之一的地震能量释放的现象出现……很显然黄河流域地震带也是类似的,黄河流域的地震带九曲十八弯,主要受制于太平洋板块直接影响,黄河流域每次8级地震发生之前,太平洋一般都会有9级左右地震出现,所以当2010年智利,2011年日本分别发生8.8和9.0级矩阵震级的那一刻起,即意味着黄河流域在相关周期内极易诱发8级地震,基于以上分析出黄河流域大级别地震发生在西部的可能性远远大于东部,也分析出未来大级别地震的能量释放可能会集中在南北地震带北段,因此得出在宁夏中卫市西郊营盘水与内蒙和甘肃景泰西北交汇处极易诱发巨大地震,也就是东经104.5,北纬37.5---39度附近(或以东经104----105度,北纬37.5----40度为近似区域中心),这个区域是六盘山,祁连山,贺兰山三条山脉的交汇处,这个地震如果存在会波及宁夏的中卫周边,甘肃景泰,石门,平川和内蒙腾格里沙漠南缘无人区,对银川,兰州也会产生一定影响,但对陕西,甘肃大部,四川影响会有限。主要影响区域关注中卫沙坡头,中卫,景泰,石门……
以上的分析主要强调南北地震带下一个JD地震(不含7左右)的位置发生在南北地震带北段的概率最高,这里不是指七~六~五~四量级。得出这一结论所采用的大体方法如下:
一, 
二, 
 
 
 

 加载中…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