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治发展现代农业的“三个圈层”
(2009-02-18 21:24:51)
标签:
现代农业圈层杂谈 |
分类: 农业杂论 |
按照农业圈层结构理论,长治市农业在战略上可划分为“三个圈层”,即:内圈层、中圈层、外圈层。城区、郊区、高新开发区划为内圈层;潞城、屯留、长子、长治县、平顺、壶关划为中圈层;黎城、襄垣、沁县、武乡、沁源划为外圈层。应实行以长治市区为中心,呈放射状圈层分布,对农业类别、功能进行重新思考和定位,使长治传统农业向现代化农业转变。
一、内圈层农业。这个圈层可以定位为都市农业圈层,重点发展都市农业。都市农业,是指在大中城市城区、郊区、高新开发区,依托城市服务城市并充分利用城市辐射带动功能和经济科技、信息、区位、交通等优势,采用现代化设施装备和先进科学技术进行农、林、牧、养殖业、产业化生产,既为城市市场提供品牌蔬菜和名、特、优、新无公害农副产品,又为城市居民创造美好的生态环境。
都市农业建设的主要内容包含:农业高新科技示范区,现代农业(休闲农业、旅游农业),工厂化农业(设施农业、精品农业、庄园农业)。在内层圈发展现代农业,首先需要发展都市农业,把都市农业做成高盈利模块,使农业企业化、农作时效化、农村都市化,率先实现都市农业现代化。
二、中圈层农业。这个圈层可定位为近郊型农业圈层,重点发展近郊农业。近郊农业是指离市区20公里以内的县城,有发展前景好的种源农业、标准化农业基地。中圈层农业对发展生态农业、旅游农业都有全方位辐射效应作用,能加速农业现代化进程,满足市民休闲、渡假和休养的需求。
近郊农业建设的主要内容包含:种源农业(种子科研、生产、经营一体化基地,无公害农产品基地),园林农业(庄园农业、庭院农业、旅游农业等)。
三、外圈层农业。这个圈层可定位为远郊农业圈层,重点发展远郊农业。远郊农业是指离市区50公里以外的县区,有发展现代农业的基础,能成为农业结构调整、高新科技推广应用和现代农业发展的样板,创汇农业生产基地,农业机械化生产“大展台”,农业标准化生产的“大车间”,专业化、规模化、集约化、安全化生产产业带。
远郊农业建设的主要内容包含:特色农业(一村一品、粮食农业标准化基地、特色农业品种基地),创汇农业(培育出口创汇龙头企业,建立农产品创汇基地、养殖业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