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车追尾事故的背后反思
作者:冰海凌峰,自由评论员
7月23日20时27分,北京至福州的D301次列车行驶至温州市双屿路段时,与杭州开往福州的D3115次列车追尾,造成D301次列车4节车厢从高架桥上掉落。
在这起重大事故的背后带给了我们什么样的思考呢?
首先,为何会发生如此严重的事故?从报道显示是因为D3115在行驶过程中由于雷电因为导致车辆停电后停车。难道这可以称为天灾吗?!简直让人无法相信!其一,雷电导致动车停电,没有备用电源吗?其二,无法自动报警吗?还是调度部门无法调度铁路系统吗?其三,停车后没有通讯工具向铁道上级部门报告吗?其四,不是说动车具备全自动监控速度吗?一旦速度过高,造成本车与前车的距离低于“离前车紧急制动的安全距离”,列车将被自动减速,可事故为何还是会发生呢?
在前段时间某退休铁路工程师在离开工作岗位时说过这样一句话:我这辈子出门坚决不坐高铁。可我们亲爱的王梦恕院士针对这种言论说,,“如果有人因为担心高铁不安全而不坐的话,那只能说他是‘科盲’,我们的高铁技术已经很成熟。”我们知道,王院士一直力挺“高铁绝对安全”。
只能说俺们都不是科学家,他们专家说是科肓就科肓吧,但总不能把咱们这些科肓的生命安全当儿戏吧?!
对于这种言论只能说是一种莫大的耻辱与讽刺。尤其是当任何事情在专家眼里都是“绝对”两字的时候,或许从理论角度一切都遵循牛顿定律,但在现实中的并不是牛顿所能解决的!无论是高铁还是核电、电梯都没有专家所宣扬的“绝对安全论”,这顶多是一句对大众的不负责任的安慰语!
其次,高铁并非只有中国独有,为何在日本因地震导致8辆车辆脱轨而没有一名人员死伤,或许会觉得是个奇迹!可是对于这种奇迹中为何没有,难道不值得反思吗?!当然高铁是一项高难度复杂的系统工程,但对于任何一个环节的设计都是非常重要,这点能做到吗?其二,对于动车的本身设计技术问题,在这方面究竟还会哪些纰漏?据了解国内运行控制系统一直存在问题,这又是为何?
说到奇迹大家可能还会想到智利发生矿难无一人遇难,最后因为政府抢救到位创造了世界的一个奇迹?而对于中国来讲,甭说奇迹而矿难就是不计其数死伤人员无法统计,这是多么大的悲哀!在此只想说奇迹在创造的,是告争取的!当我看到在动车组现场救人的一幕幕、当我看到献血排着长长的队伍的时候方能让我感到丝丝的温暖与团结!
再次,对于中国最大的特色莫过于事件一发生先是找责任免除官员的职务!在这起动车事件就地免职三名高官,这是一件很悲催的事情,今日免了同样可以另谋他职日后气焰已婚过东山再起,让我们看看铁道部因事故免职的有多少官员了,从刘志军到苏顺虎、
张曙光等等,都是些高铁工程师甚至奠基人,真不知奠基个啥!从这些案例来看免职同样解决不了根本问题。
与其这样不如把问题聚焦在这种所谓“科肓”的老百姓身上,给予现场生命的最大尊重,把生命安全放在第一位!别让百姓生命沦为事故频发的牺牲品!对于如此不有安全保障的工程宁可舍之。吸取教训真不知说了N次,可真不希望这样的教训再有!
加载中,请稍候......